聚星科技IPO:實控人嫁女收下屬禮金80萬元!營收遠低於同城同行業2家上市公司,但淨利和毛利率遠超……
本週五(8月16日),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聚星科技”)將北交所IPO上會。
專業人士研究該公司公開信息卻發現N多怪異現象:
在溫州這片充滿活力的商業熱土上,聚星科技營收規模遠小於同城兩家同行業的上市公司,但在淨利潤和毛利率卻遠超對方,顯得頗爲蹊蹺。
聚星科技實控人陳靜夫婦均爲會計專業出身,公司上市前曾有過一輪高比例分紅、增發擴股等操作。公司實控人嫁女時收下屬80萬元禮金……
營收遠低於同城同行業2家上市公司,但淨利潤遠超
營業收入遠低於同在溫州的2家同行業公司,但扣非歸母淨利潤、毛利率遠高於這2家公司,是否異常?
溫州宏豐、福達合金與溫州聚星都在溫州,行業相同,具有高度可比性。
從營業收入對比來看,溫州宏豐、福達合金這3年營收都在20億-29億之間,而溫州聚豐在4.9億-6億之間,體量上差距較大。
3家公司3年營收對比
然而,這3年的扣非歸母淨利潤溫州聚星遠超溫州宏豐、福達合金。溫州聚星的扣非歸母淨利潤每一年都超過溫州宏豐、福達合金,特別是2023年,溫州聚星7331萬元,福達合金只有2487萬元,溫州宏豐更是虧損5826萬元。
3家公司3年扣非歸母淨利潤對比
2021年、2022年、2023年,聚星科技毛利率分別爲21.81%、20.53%、24.08%,基本上是福達合金、溫州宏豐的2倍左右。
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爲:毛利率 = 毛利 / 銷售收入 × 100% = (主營業務收入 - 主營業務成本) / 主營業務收入 × 100%。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直接材料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爲 87.58%、85.71%和 86.40%,是主營業務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
所以問題來了,都是買材料,企業差別真的這麼大嗎?
產品科技含量較低?
上文提到,2021年、2022年、2023年,聚星科技直接材料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爲 87.58%、85.71%和 86.40%,是主營業務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
聚星科技主要原材料爲銀及銀合金、銅及銅合金。而直接人工成本分別只佔5.11%、5.74%、5.32%,相對較低。製造費用佔比分別爲 6.99%、 8.26%和 7.98%。
直接材料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如此之高,說明公司產品科技含量較低。
招股書披露: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成立了聚星電接觸材料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浙江省聚星電接觸材料研究院作爲公司研發平臺,參與制定或修訂了 8 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並正在以第一起草單位牽頭修訂行業標準《三複合鉚釘電觸頭技術條件》。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擁有授權專利 46 項,其中發明專利 9 項。
北交所審覈中心第二輪問詢“問題 1.創新特徵及核心競爭力披露的準確性充分性” ,要求公司:說明首輪問詢回覆中關於包括髮行人在內的電工合金行業第一類企業“佔領國內市場中高端份額”的結論依據是否充分,招股說明書中關於電接觸產品“不存在傳統意義的高低檔次概念”的表述是否客觀、與前述結論是否存在矛盾,關於發行人具有“新舊產業融合創新”特徵的依據是否充分,並全面梳理、覈實招股說明書中涉及“創新特徵”事項的表述是否真實準確、相關理由和依據是否充分。
分紅、募資、上市,“財技”的高手!
資料顯示,公司實控人陳靜先生與陳林霞女士均爲會計專業背景,陳靜於1996年進入職場,積累了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而陳林霞從出納到採購部副經理的逐步晉升,更爲公司的財務決策提供了支持。
“財技”的高手,更體現在公司的一手分紅、一手募資、一手上市的操作上。
2023年5月8日,聚星科技現金分紅4320萬元,彼時,聚星科技的股權架構如下,以該股權比例計算,各個股東現金分紅的金額具體情況如下:
而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爲3672萬元,該年現金分紅爲該年歸母淨利潤的117.65%。
分紅不久,2023年6月公司搞起了定增。
除了蘇曉東之外,陳靜、孫樂、徐靜峰、林顯金及劉啓衛通過聚星科技現金分紅的資金足以支付上述定增所需要的資金。
2023年12月,聚星科技提交的申報稿被北交所受理,公司欲募集28294.12萬元,公開發行不超過25%的股權,上市成功後,公司估值或將達到11.32億元,若以2022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359.29萬元計算,對應的發行價格爲7.68元/股,市盈率約33.39倍。
上文提到,2023年6月,聚星科技以4元/股的價格向特定對象募資,募資完成後,聚星科技的估值爲4.42億元,若以2022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359.29萬元計算,市盈率約13.18倍。
這也意味着,短短半年時間,聚星科技的市盈率、估值暴增,若上市成功,陳靜、孫樂、徐靜峰、蘇曉東、林顯金及劉啓衛於2023年6月合計投資的本金1000萬元將幾乎翻一倍,達到1960萬元。
更爲關鍵的是,在這過程之中,陳靜、孫樂、徐靜峰、林顯金及劉啓衛全部是通過來自聚星科技的“錢”“來生錢”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上述提到的這些受益者不少都與實控人陳靜夫妻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關係。
先看徐靜峰、孫樂夫婦。
2018年3月,徐靜峰、孫樂夫婦通過增資入股成爲聚星科技第二、三大股東,此後公司收購徐靜峰夫妻二人控制的聯越環保電接觸相關資產。
同年5月,徐靜峰、孫樂夫妻進入聚星科技任職,分別擔任副總經理、客服部副經理。如今,孫樂已經從公司退休,而徐靜峰任職行政督察。
招股書並未披露陳靜與徐靜峰夫妻有何關係,僅透露,收購資產前,聯越環保曾向聚星科技採購電觸頭、電接觸元件,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的採購金額分別爲723.80萬元、165.13萬元。
但通過企業給交易所的問詢答覆發現,陳靜與徐靜峰夫妻關係非同一般。
2020年10月,徐靜峰曾從銀行大額取現80萬元,這筆資金用途是陳靜女兒陳舒沁的結婚禮金。一年之後,孫樂也僅僅取出了10萬元用於表姐孩子的結婚禮金。
其次,在公司的中高級管理人員中,也有不少是實控人親屬。
例如,公司董事會秘書、信息部經理陳林鋒正是陳靜的堂弟;公司行政督察、溫州聚一的有限合夥人王哲爲陳靜的妹夫。
另外,擔任聚星科技董事、企業管理顧問的林顯金,出任監事會主席、採購部經理的沈大勇不僅是與陳靜一起創業的夥伴,還都是陳靜在90年代溫州東南飛鴿電子有限公司工作的同事。
試問,這樣“家族氛圍”超級濃厚的公司,適合成爲上市公司嗎?
本文源自:價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