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摘》臺北霹靂起舞—舞蹈工作室創辦人陳柏均×街舞選手孫振
臺北霹靂起舞——舞蹈工作室創辦人陳柏均×街舞選手孫振(攝影/陳冠凱)
臺灣致力推廣霹靂舞(Breaking),並培育不少優秀選手登上國際舞臺,如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正式宣佈將霹靂舞納入2024 年巴黎奧運比賽項目,讓臺灣霹靂舞選手也有機會在國際體育最高殿堂嶄露頭角。藉由舞蹈工作室創辦人陳柏均和新一代街舞好手孫振的對談,帶讀者認識臺北霹靂舞的發展現狀與展望,並分享臺北有哪些接觸管道。
透過舞蹈找到人生方向
臺北知名舞蹈工作室「HRC」創辦人陳柏均和霹靂舞世界級賽事Red Bull BC One Cypher Taiwan 臺灣冠軍孫振,最初只是因爲捨不得放棄年少時期的興趣而持續練舞,從未想過原屬街頭次文化的霹靂舞也會受到國際頂級賽會⸺奧運的重視,讓頂尖舞者有機會在更大的世界舞臺展現自我。
電視上播放的流行歌曲與舞蹈表演,是兩人對霹靂舞萌生興趣的開端。陳柏均仍記得1993、94 年間在電視上看到偶像團體「L.A. Boyz 」的霹靂舞表演,「那個年代,一般大衆還無法接受在地上翻滾的舞蹈動作和鬆垮的穿着,但舞者身上所散發叛逆又自由奔放的氣息,深深吸引了我。」
年少的陳柏均曾是令師長頭痛的學生,打架、鬧事一樣不少,但對霹靂舞充滿熱忱的他,後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舞蹈上,藉由街頭比舞宣泄年輕氣盛時的情緒與壓力,他認爲舞蹈讓自己和許多迷途的少年走回了正軌。
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的孫振,則是受到歌手黃立行的影響而進入霹靂舞的世界。「小時候在他的MV 裡看到有人做『鞍馬』的動作,這樣結合運動元素的舞蹈動作,我覺得很酷,且一看就知道很不容易,而我就是想學一般人不會的東西。」
大學以前的孫振都在家中自學,從小父母就鼓勵他盡情探索自己的興趣,當他決定投身舞蹈的那一刻起,即獲得家人的全力支持。自12、13 歲開始,他每天練舞長達8 小時,但他不以爲苦,且上臺表演和比賽的經驗,也使他克服自己內向、害羞的個性,他說:「學會一招後,就只想趕緊再學下一招,不知不覺中便學會了很多,我是以這樣的熱忱和動力一直練到現在。」
霹靂舞者每一個完美的動作皆經長年累月的苦練。(攝影/陳冠凱)
陳柏均,HRC 舞蹈工作室與舞團創辦人,曾拿下2016 年「B.I.S 世界街舞大賽」冠軍,現爲世界舞蹈總會顧問之一。(攝影/陳冠凱)
孫振,於國內霹靂舞國手選拔積分賽數度稱王,有望成爲國手、接受培訓並參與2024 年巴黎奧運。(攝影/陳冠凱)
講求技巧與即興創意
陳柏均指出,相較於其他街舞,霹靂舞除了有明顯的地板動作,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也結合了體操、現代舞、功夫、騷莎舞、拉丁舞、哈薩克舞等多種元素,內涵非常豐富。
陳柏均提到,臺灣自1980 年代初期就引入霹靂舞,「演員甄子丹在《情逢敵手》這部電影裡也跳了霹靂舞,這當中除了霹靂舞,還包括機械舞(Popping)和鎖舞(Locking)的元素。」他進一步解釋,早期大家未將霹靂舞與其他類型的街舞進行明確的分野與定義,兩者近乎同義詞,「直至今日Breaking 被納入奧運項目,需要制定正式的中文名稱,我們認爲霹靂舞正是最適合的譯名。」
而在過去網路尚不發達的年代,大家若有機會取得新的影像片段或發現新招式,就算不知道確切的技巧,也會堅持把動作練起來,「以前不像現在有專業老師指導舞蹈方法及訓練模式,我們不太知道該怎麼轉動身體,也不知道該買哪種材質的頭轉帽(街舞專用配備),即便扭到脖子還是堅持要練,我甚至曾在練後空翻的過程中受傷,一整年都不能跳舞,但跳舞不該是件這麼危險的事,尤其現在有許多專業的師資提供正確的指導,能以較安全的方式學習。」
除了着重技巧,霹靂舞者還得具備創意發想以及隨音樂即興舞動的能力。霹靂舞的比賽現場大多是由DJ 隨選播放歌曲,讓舞者憑藉着平時鍛鍊的基礎,結合歌曲的曲風與類型進行即興演出。因此,霹靂舞者平日除了得勤練動作外,也得培養自身對於音樂與節奏的敏銳度,提升臨場反應的能力。
霹靂舞於2018 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首度被列爲競賽項目,並被納入2024 年奧運正式比賽項目,陳柏均與孫振和衆多舞者一樣,希望在這樣的國際賽事中,能保留這項舞蹈原有着重創意與臨場反應的自由精神。目前規畫的霹靂舞項目,不似一般體操比賽可預先編排,評量重點除了技巧,更着重參賽者的臨場反應。孫振說:「我們B-Boy 一直在追求原創,奧委會希望維持霹靂舞在街頭誕生的藝術性,因而未來評量方式也會跟其他項目很不一樣,不採分數制,而是以評審的票數論輸贏。」
成爲催化霹靂舞的國際大城
霹靂舞近年漸受國際重視,熱愛霹靂舞的陳柏均與孫振對此表示樂觀其成。他們認爲,臺北市自2005 年開始舉辦「捷運杯街舞大賽」後,許多原本對於次文化帶有負面刻板印象的家長開始改觀。此外,臺北捷運公司還曾於2018 年加碼舉辦國際街舞表演「超硬電司趴」,邀請許多國際專業舞者來臺與會,也提供彼此切磋與觀摩的機會,使臺北市成爲培養國際好手的理想城市。孫振說:「小時候跟我一起練舞的朋友,漸漸一個接一個不再跳舞了,因爲爸媽覺得他們不是在做什麼好事情,但跳舞其實帶給我們很多正向的影響,只要一起跳舞,彼此都是平等的,透過跳舞我克服了自己內向的個性,也找到了自信。」
在臺北創辦「Taipei Bboy City 」國際街舞賽的陳柏均,看着這項賽事逐漸成爲每年吸引四、五百名外國參賽者來此比賽的國際舞臺,併成爲世界唯三獲青年奧運會認定、獲取2018 年青年奧運選手資格積分的國際街舞賽事,他認爲臺北市有非常適合街舞發展的環境,像是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花博公園或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等空曠場地,方便舞者聚集練習,不像在其他國家,他們總是得開車到很遠的地方纔能找到適合的練習場地。而臺北市開放自由的風氣,也是孕生舞蹈創意的重要條件,讓霹靂舞者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他建議大家可以藉由經常觀賽,瞭解霹靂舞的魅力,進而成爲支持或參與這項活動的愛好者,讓臺北成爲美好的舞蹈城市。
霹靂舞比賽着重舞者的臨場反應,必須隨着DJ 播放的歌曲發揮舞蹈創意。(攝影/黃星耀)
陳柏均征戰各地,讓世界看到臺灣的霹靂舞實力。(圖/陳柏均)
本文作者:林佳蕙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11月號646期》)
《臺北畫刊11月號6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