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臺中的北京麪食館
臺中潭子這家「澤君北京手工麪食」,所賣麪食、炒菜等雜項很多。(作者提供)
早年讀唐魯孫先生的文章,說北京人吃炸醬麪絕不加花生米。
因爲花生米是硬的,跟麪食混在一起軟硬夾雜,有礙咀嚼。
敝人深以爲然,吃麪喝湯都痛恨看到花生米。
上個月在廈門,得識在廈大教書的黃先生(臺中人),聊天時給我推薦一家潭子區的純北京味麪食。
嘉義市找不到純北京味麪食,於是專程跑了一趟潭子。
北京庶民小吃有一道「爆肚」,以大火快炒羊肚或牛肚,炒幹即起,沾芝麻醬、辣椒油等佐料吃。
梁實秋先生特別愛吃爆肚,能細分羊肚各個位置的差異,他還強調,各部位爆炒時間都不相同,非常考驗火侯。
臺中潭子這家「澤君北京手工麪食」,老闆娘李澤君從北京嫁到臺灣19年,所賣麪食、炒菜等雜項很多,還有肉絲炒貓耳朵、宮廷白菜跟爆肚。
可惜我忘了問,她的爆肚是油爆還是水爆,那天也沒時間吃。
倒是水餃很驚豔,有牛肉大蔥、茴香豬肉、香菇雞肉等各種餡料,沾陳醋吃特別對味。
她包的水餃外型齊整,非常漂亮。不像我媽,拿圓麪皮雙手一拍,不知道要捏,每個水餃都半圓型扁扁的。
老闆娘李澤君從北京嫁到臺灣19年。(作者提供)
身爲雲林海邊長大的孩子,小時候第一次吃外省人包的水餃,配酸辣湯。之後幾十年,我都以爲水餃就該配酸辣湯,好比漢堡配薯條,是國際標配。
在大陸各省行走多年,赫然發現,江西人吃水餃是配燉罐,福州人配魚丸湯,泉州人配牛肉湯,還有人配筒骨墨魚湯。
20多年前在武漢戶部港,點了水餃才發現不賣酸辣湯。老闆答應現煮,結果一大盤水餃2塊半人民幣,那碗湯算我10塊錢。
搞得我懷疑人生!
澤君家的炸醬麪很對味,肉末炸醬搭清爽的小黃瓜絲。老北京稱幹拌麪裡的菜蔬叫碼子,可以碼木耳,也可以碼金錢蝦米。
這家的店的菜單好大一張,包括餡餅在內,還有涼皮以及各式炒菜,超過50種以上菜色,很值得一試。
她們家也不賣酸辣湯,因爲那其實是河南胡辣湯,北京人不吃這個。(洪肇君/資深媒體人)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