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尋訪于右任陝西三原故居

中新社「東西問」推出「兩岸『名』跡」特別策劃,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當下,通過尋訪兩岸文化名人蹤跡、講述學者大家故事。(中新網)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已故兩岸名人于右任晚年絕筆言之殷殷,哀傳兩岸。數十年來,這份牽動着世人心緒的鄉愁,就濃縮在陝西三原鬥口巷的一座庭院中。

近日,中新社記者走進陝西省三原縣于右任故居,尋訪這份沉重鄉愁的源頭。

巷子中別無修飾的小門,門頭上盛開着繁茂的凌霄花,一牆之隔的校園裡傳來喧鬧聲……要不是村民提醒,站在於右任故居門前竟不能一眼發現入口。

穿過一小段狹窄通道,佇立着于右任雕像的小院出現在眼前。一色古樸的青色磚瓦中,房檐上、牆縫間、院子前後昂然生長的綠植證實了這座民居雖然老舊,卻仍有不可磨滅的生命力。

此間故居是于右任16歲時其父用多年積蓄所購置,爲了于右任「放聲讀書較自由也」。原佔地約兩千平方米,但目前僅恢復了約七百平方米的兩個小院。

于右任故居入口。(中新網)

「堂後枯槐更着花,堂前風靜樹陰斜。三間老屋今猶昔,愧對流亡說破家。這是我前年歸省三原西關鬥口巷老屋的詩。」在《我的青年時期》自述開篇,于右任溫情回憶:「當我回去的時候,我那破舊的宅子裡,留下的幾間老屋,看去都像親人一般,這是何等可以感慨的事。」

兩個小院之一,便是令于右任難以忘懷的「三間老屋一株槐」。不過方寸之地,卻難掩時間的痕跡。院中槐樹有三人合圍之粗,幾乎廕庇整個小院。于右任故居文物管理所所長馬昶告訴中新社記者,老槐樹距今約有六百多年曆史,種在於家購置宅院之前,是槐樹同這老屋一起陪伴了于右任的青少年時期。

「據於老先生的侄媳回憶,在於老先生1949年去臺灣後,這顆老槐樹就不甚茂盛了。」彼時,老槐樹雖不茂盛,卻頑強地活着。馬昶說,1999年于右任故居文物管理所成立時,有一根樹幹已經枯死,經過加固養護,才得以重煥生機。「這棵老槐樹好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陪我一同守護着關中於氏的百年興衰。」

如今,「三間老屋」重現了于右任青年時期臥室與書房的擺設。步入屋內,土炕、衣櫃、椅子、書桌一覽無餘,別無他物。一如其在臺灣過世後留下的遺產,僅「日記、信札與若干帳單」。從早慧中舉的「西北奇才」到一字千金的「千古草聖」,從國民軍聯軍駐陝總司令到「監察院長」,于右任跌宕一生,多重境遇轉變,清廉卻是他不變的底色。

「清夷天下望,博大聖人心」,于右任秘書胡恆爲故居題寫的對聯懸掛在臥室牆面。在另一間廂房,一支于右任生前使用過的毛筆,也經胡恆輾轉送至此地珍藏。

故居內于右任雕像。(中新網)

「這支筆我用的很久了,它應該歇息了。」這是于右任向胡恆贈筆時說的話,胡恆又將這句留言「傳」給了遠在陝西的于右任故居。當得知三原故居的修復落成,胡恆激動不已,爲其題字並捐贈了這支自己珍藏多年的毛筆。或許在他眼中,這支毛筆最終「歇息」在三原,便好似圓了於老先生落葉歸根的願望。

另一座小院是于右任伯母房太夫人曾居住的廂房,現開設爲展廳,用於介紹于右任生平事蹟與房伯母臥室復原陳列展示。故居自1999年修建,僅復原了于右任生活擺設和少部分陳列,馬昶接任後逐一添置了更多素材,力求通過一方庭院向遊人還原於右任的生平成就與生活細節。

馬昶並非陝西人,來到于右任故居工作前甚至不太瞭解這座老屋的主人。但交口稱讚的鄰里鄉親、簡樸滄桑的一磚一瓦、拓印在庭院側牆的書法詩文,使他愈加了解和感受到于右任的人格魅力。

「三間老屋」與參天古槐。(中新網)

「十年來,探訪故居的人來自天南海北,其中有許多人來自臺灣。他們在臺灣看過於右任的生活痕跡後,便會想來這裡再看看。」馬昶說,故居現存面積不大,遊客最長駐足在庭院中滿牆的書法拓片前。赤誠的詩詞、偃仰的筆鋒,故居主人的生前風采力透紙筆,躍然「字」上。

于右任臥室復原場景 。(中新網)

于右任書法造詣極高,卓然成家。其筆墨線條剛柔互濟,章法跌宕有致,筆斷意連、率性灑脫之感撲面而來,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曾提出「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原則,創制「標準草書」,在現代書法界掀起巨浪。「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爲聯,夜夜淚溼枕」,于右任將家國憂思凝於筆端,以書法爲出口,其中心血,豈止一詩可以概括。

「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縱觀于右任的一生,正如此。「三間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好友柳亞子對於右任的評價,也成爲世人共識。

于右任書房復原場景。(中新網)

1962年,于右任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後,願葬於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

1964年,于右任在臺灣逝世。依照生前願望,他被安葬在高山之上,其墓園前門石牌坊上題有「日月其心」四字。從此處遠眺,中原河山隱約在望,于右任「時時望大陸」的心願終於了卻。

(本文來源:中新社「東西問」專欄,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