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在福建漳州「遇見」林語堂

天寶林語堂故居外景。(中新網)

福建平和林語堂文學館館長林秋輝向參訪者介紹語堂文化。(中新網)

「我是漳州府平和縣的人,是一個十足的鄉下人。」「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於閩南阪仔之秀美的山陵。」文學大師林語堂寫下的字裡行間,飽含着他對故鄉的熱愛與依戀。

林語堂,福建漳州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曾兩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近日,中新社記者走進漳州市平和縣阪仔鎮的林語堂故居、林語堂文學館,以及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的林語堂紀念館等處,同許多慕名而來的遊人一起追尋林語堂的足跡,零距離感悟語堂文化。

●「山鄉的孩子」:從阪仔走向世界

坐落於阪仔鎮的林語堂故居,白牆黑瓦,掩映在蔥蘢綠樹間,格外恬靜。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出生於此。

距故居不遠處,是林語堂作品裡描寫到的西溪及美麗的自然風光。閩南的山川風情給少年林語堂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說自己「天真、率直、自然」的人格來自大山,並自稱是「山鄉的孩子」。

這位「山鄉孩子」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這是語堂的宏偉志向。」林語堂文學館館長林秋輝對記者說,林語堂才學廣博,學貫中西,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他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到海外,成爲東西文化交流使者。

遊客來到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的林語堂紀念館探尋林語堂的足跡。(中新網)

林語堂故居內陳列着他各個時期照片、書法名家爲故居創作的作品,還有林語堂童年時代的餐桌、米桶、蓑衣、斗笠等生產、生活用品,林語堂就讀於銘新小學的講臺、課桌、椅等。

「這間銘新小學教室創建於1890年,林語堂6歲至10歲是在這間小學堂接受啓蒙教育的。」帶着記者參觀林語堂故居的林秋輝說,林語堂的父親不僅是一位牧師,還是這間小學堂的教師。「林語堂讀書時坐的位置是最好的,坐在二排二號。」

「林語堂的一生可以說跟『二』很有緣,他以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英文,又以第二名的成績從那裡畢業。」林秋輝笑言。

福建平和林語堂故居旁的林語堂文學館。(中新網)

林語堂大學畢業後即到清華大學任教,婚後攜夫人赴美國、德國留學,主要研讀比較語言文學,先後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及德國萊比錫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他學成歸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師範大學講師。

1924年,《語絲》創刊,林語堂與魯迅、周作人等同爲此雜誌主要撰稿人,在這一時期寫了很多進步文章。1932年始,他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提倡「幽默」「閒適」的小品文,被譽爲「幽默大師」。1936年,林語堂舉家赴美,專事寫作。他用英文寫了《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等書,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人的性情、哲學。

林語堂一生寫了60多本書、上千篇文章,世界上出版的各種不同版本林語堂著作700多種,其中中文版和外文版各300多種。他的著作被翻譯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0多種文字,讀者遍佈全球各地。

在林語堂故居旁,林語堂文學館立地而起,國學大師季羨林題寫的館名尤爲醒目。館內闢有「山鄉孩子,和樂童年」「文學大師,文化巨匠」「魂牽祖國,夢繞家鄉」「譽滿環球,名垂青史」四個展廳,全面展示了林語堂的畢生成就和他與平和阪仔的聯繫,解讀了從阪仔走向世界的林語堂的家鄉情緣。

近年來,平和縣規劃建設林語堂故居文化核心區,主要建設林語堂生平展覽館、作品展覽館、多功能會議廳、國學館、茶室、室外景觀綠化等附屬配套設施,打造林語堂文化品牌,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講閩南話:在臺二十四快事之一

平和阪仔是林語堂的出生地,而薌城區天寶鎮五里沙村是他的祖籍地。林語堂紀念館就建於天寶鎮,2001年10月8日對外開放。這是中國大陸的第一家林語堂紀念館,由一座主展廳及兩座附屬圓樓組成。

「整個紀念館的外形結構體現西方建築的特色,而屋頂是中國的琉璃瓦,象徵他中西合璧的思想。」在林語堂紀念館前廣場上,林語堂紀念館副館長鍾藝泓手指一面牆告訴記者,這面牆設計成一本書,是林語堂「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寫照。

「在我們眼前的是林語堂的雕像,背靠寶島臺灣,面向祖國大陸,說明他身在臺灣心懷大陸;身着中國式長衫,腳穿西式皮鞋,可看出他的中西合璧風格。」站在林語堂雕像前,鍾藝泓講解道,雕像下的是一片蓮葉,寓意「蓮葉帶他慢慢飄回到家鄉」。

1966年定居臺灣後,林語堂難忘鄉音,夢繞家鄉。「在臺灣,聽見鄰居講閩南語,北方人不懂,他卻懂。」在《來臺後二十四快事》中,他把聽鄉音列在其中,當成他最大的欣慰和人生享受之一。晚年,他還按閩南話語音編寫一首五言詩,憶述家鄉的民風民情:「鄉情宰(怎)樣好,讓我說給你。民風還淳厚,原來是按尼(如此)……」

林語堂紀念館內,有一幅林語堂的墨寶,是他給女兒林相如喬遷新居時所題的一副對聯。講解員說,這副對聯化用辛棄疾的詞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雨點山前」,林語堂按閩南語的讀法特意將原句的「雨」和「點」調換順序,「講閩南語是林語堂先生的快樂之一」躍然紙上。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林語堂紀念館前的林語堂雕像。(中新網)

林語堂的許多文章,也都融入了閩南話、閩南文化的元素。其中,體現最爲集中的是他1963年寫的自傳體小說《賴柏英》。鍾藝泓說,這部小說不僅僅是林語堂先生對初戀女友的回憶,還是閩南文化的傳播。

●追尋鄉愁:臺北故居「回家」

在漳州,有兩處林語堂故居,一處在他的出生地——阪仔,另一處在他的祖籍地——天寶。位於天寶鎮五里沙村珠里社的林語堂故居,距林語堂紀念館300多米,是仿照臺北林語堂故居而建的,與臺北林語堂故居一樣取名爲「有不爲齋」。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林語堂筆下的臺北故居坐落於陽明山腰,由他親自設計,建於1966年。

「林語堂在臺北陽明山的故居,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式拱門、西班牙式螺旋廊柱,配上中式窗花,體現大師的中西合璧風格。」鍾藝泓告訴記者,臺北故居的陽臺是西偏南30度,站在陽臺可以遙望家鄉漳州的方向,可見林語堂晚年對家鄉的思念。

按照林語堂晚年自述,因爲思念家鄉,一直想遷居漳州,但因種種原因無法回鄉,只能選擇定居臺灣,與家鄉隔海相望。「林語堂晚年選擇定居於臺灣,因爲臺北的陽明山貌似福建故鄉的山景,在那裡他可以聽見親切的閩南話,就如置身於景色秀麗的漳州老家。」鍾藝泓說。

爲了圓林語堂的回鄉夢,漳州市薌城區把臺北林語堂故居「複製」回他的家鄉,讓遊人在他的家鄉也可以「看見」臺北故居,追尋他晚年的生活足跡,尋覓他的鄉愁。

天寶林語堂故居從結構設計到房屋擺件,皆按臺北故居實景還原。(中新網)

天寶林語堂故居2017年開建,2018年初對外開放。這座紅瓦白牆的兩層建築,內設書房、生活場景、展館三大部分,從結構設計到房屋擺件,皆按臺北故居實景還原。故居內增設的林語堂蠟像及夢迴館,讓參觀者在「遇見」林語堂的同時「讀懂」他的鄉愁。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橋』(江東橋),青石砌成的大橋墩子上,架着整塊的三尺見方兩丈多長的大石樑,一根根並排,一組組銜接着,連接着幾十丈寬的江岸。這麼厚重的石頭,當初是如何安放上橋墩去的,我至今仍然不解。」林語堂筆下,那夢繞魂牽的鄉土氣息裡浸透着他的鄉愁。林語堂的快樂童年基本上是在阪仔度過的。在他的文章中,寫到阪仔的文字至少有上萬字。

如今,在漳州,走過阪仔清澈的花山溪,或沿着語堂小道穿行於天寶萬畝香蕉林間,不經意間總能「遇見」林語堂。

近年來,臺灣專家學者也頻繁來到漳州,探訪林語堂的祖籍地和出生地,探尋林語堂童年的足跡,交流研討林語堂學術思想。伴隨着兩岸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有關林語堂的研究已成爲海峽兩岸學術界一個熱門話題,共同的林語堂文化成爲兩岸交流合作的橋樑與紐帶。(張金川)

(本文來源:中新社「東西問」專欄,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