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商業、可持續投資等成爲2024ESG生態熱詞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雷椰 實習生朱潤秋 北京報道
可持續發展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
今年來,圍繞ESG與可持續發展的話題延伸到方方面面,可持續商業、可持續投資、AI和可持續新質生產力等話題成爲今年ESG領域的熱詞。
近日,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全球指導委員會委員馬蔚華在2024ESG與可持續商業生態大會上表示,面對嚴峻的全球氣候危機形勢,可持續商業已成爲大勢所趨,要充分利用綠色政策和數字科技,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圖譜。如何平衡好商業與ESG之間的關係成爲越來越多需要思考的問題。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在上述活動中表示,中國企業在全球氣候行動中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站在時代浪尖,更應重視產業集羣效應的形成,發揚企業家精神,支持綠色商業的創新發展。
“以建築企業爲例,早期其採取粗放管理政策,使其碳資產盤點難度高、工程量大。爲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行業應當着力推行數字化工具的落地,企業也應當提升綠色化認知。”廣聯達ESG事務負責人李靜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建築全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佔比高,佔全社會碳排放比例爲51.3%,其中,建材階段碳排放佔建築全過程的55.4%,佔全國總量的28.0%;運行階段碳排放佔建築全過程的42.6%,佔全國總量的21.6%。
李靜進一步指出,在建材和運行這兩個環節脫碳過程中,數字平臺工具也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廣聯達的廣碳雲平臺目前收集了與建築行業相關的碳因子已達1743條,建立了中國建築領域的碳因子庫,通過搭建綠色建材服務平臺來實現綠色建材的數字化信息管理;在運維方面,企業通過數字運維也能夠實時精準瞭解整個樓宇的能源消耗信息。李靜認爲,企業成本降低、利潤增加後必然會考慮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建築行業未來也會走向更加工業化、綠色化和智能化。
當前越來越多行業通過使用綠電來減少自身碳排放,然而居民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也不容小覷。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的第六次評估報告顯示,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佔中國碳排放總量的40%至50%,全球約三分之二的碳排放與居民家庭活動有關。
“從2020年開始,華寶新能就逐步的把目光拓展到家庭綠電領域。目前國內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少,主要在美國、歐洲、日本等海外市場。” 華寶新能市場品牌公關負責人王雪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歐洲國家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程度較高,市場偏向飽和狀態;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國內市場還在普及和教育過程之中,便攜儲能行業在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對於海外市場佔比大的企業,應對歐美國家的碳關稅政策及ESG信息披露要求也是企業發展過程性需要注意的問題。王雪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以不變應萬變將是有效準則。“從某種程度上,海外碳關稅政策會讓中國的出海企業拓展高端化發展路線。這不僅關乎每個企業,更關乎全產業鏈上下游,從宏觀角度來看,它其實是一個完整的閉環。”她進一步指出,我國企業在出海時,可以充分借鑑他國企業的優秀經驗,取長補短,這對企業在海外的碳減排戰略佈局和可持續發展規劃將產生很大幫助,從而增強新能源出海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