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創作評論】丁漢院士智能製造科普工作室:科普與時代共振,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2022年6月,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湖北工業大學共建,武漢機械工程學會具體承建的“丁漢院士智能製造科普工作室”正式成立。武漢機械工程學會是一個典型的地方工科學會,通過召開高水平學術會議、技術研討會、科普報告會,以及進企業下一線、摸需求做諮詢、搭平臺促轉化等方式推動機械科技創新,依託學會組織網絡平臺優勢,協同政、校、企各方,召集優秀專家人才,共同解決行業內相對具體的技術需求、服務需求以及人才需求等問題。在“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時代背景下,科學普及逐漸成爲科技創新向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樑,應勢而生的院士科普工作室,已成爲地方學術團體在科協的指導下,深入推動科普工作特色化的具體體現。丁漢院士智能製造科普工作室成立兩年來,積極響應中央和地方科技部門政策要求,以服務政府、社會、市場的科技創新和發展爲目標,廣泛吸納省內外機械科技領域頂尖專家人才,打造出特色鮮明的智能製造科普隊伍,不斷創新科普形式,豐富科普內涵,拓展科普功能,以科普一翼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學會普及智能製造領域科技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進一步營造武漢市制造業創新氛圍,共建創新生態。

一、把握時代需求,發揮智能製造領域優勢

智能製造是我國振興實體經濟,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製造強國的主攻方向。《“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智能化改造所需智能製造裝備要實現70%的市場滿足度,每年將有數萬億元的智能製造裝備需求,這是一個巨大的內需市場。目前,湖北省已將高端裝備製造列爲五大優勢產業之一,在智能製造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在製造業企業推行數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廣大中小微企業改造裝備和軟件主要依賴進口,技術水平亟須迭代升級。受資金、技術、人才、經驗等方面制約,大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於觀望狀態,推行智能製造任重道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是我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專家,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智能製造裝備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院長,長期從事機器人與數字製造理論與技術研究,將機器人學和製造技術相結合,在工業機器人、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丁漢院士指導工作室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相關政策,牢牢把握新型工業化發展機遇,服務建設全國科技創新高地、製造強國高地、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的目標,成立近兩年來參與舉辦主題論壇20餘個,邀請院士參與超20人次。其中,“智能製造大講堂”系列科普報告會、“綠色製造,智能賦能”報告會、“智能製造,自立自強”第十屆武漢市科學年會、2023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少年設計思維論壇、“機械探秘,啓迪未來”工作室週年慶等品牌活動影響廣泛。在丁漢院士的號召引領下,工作室邀請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參加各類科技活動,分享智能製造領域新技術、新理念、解決方案以及應用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行業企業和廣大市民廣泛傳播智能製造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科學研究成果,以豐富多樣、新穎有趣的科普形式展現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精神風貌,讓智能製造科學普及逐漸開始引領社會風尚,引導更多青少年成長爲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傑出人才。

二、激發創新活力,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

工業科普與相關企業的生產和管理聯繫緊密。產業工人是現階段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的重點對象之一。優質的工業科普可以有效提升產業工人與企業決策者的科學素質,指引企業的創新發展方向,及時針對新技術落地帶來的疑問進行解答,讓這些領先的技術更快應用到生產實踐中,進而推動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工作室也將科普工作的重點放在了與智能製造相關聯的企業上。

工作室緊密聯繫省內行業企業,聚焦企業在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科普的視角發力,爲科技創新發揮積極作用。工作室組織專家學者圍繞“智能集成製造系統”“離散型製造智能工廠”“智能產品”“智能製造實訓教學改革探索”“智能製造工程”“數字孿生工廠的價值思考”“數字工程與數字化轉型”“工業機器人概述及應用”“智能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百花齊放和行業思考”“傳統白酒釀造的智能化實踐”“芯片到底難在哪裡”等一系列主題,爲企業管理人員作科普報告,同時爲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開展專門培訓,生動展示智能製造落地成果,激發從業者對智能製造前沿科技的極大熱情和創新活力,也爲湖北省製造業企業在智能製造方面的探索應用提供寶貴的推進思路和實踐經驗。

爲了更加全面精準地對接企業需求,工作室陸續組建鑄造、塑性工程、焊接、熱處理、生產工程、自動化、物流工程、設計傳動、摩擦學、粉末冶金、無損檢測、設備維修、理化檢驗、工業設計、船舶機械、工業工程、石油機械、表面塗裝、特種加工等各個方向的專家隊伍,帶動專家深入企業“把脈問診”,積極開展優秀科技成果推介、技術諮詢與技術對接,爲提高行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追趕速度提供了有力支撐。專家隊伍裡多人被評爲“武漢楷模”“武漢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湖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們以實際行動堅定創新自信,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並帶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紮根科研一線,投身製造業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科技自立自強。

工作室還聯合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帶領專家隊伍在30餘家制造業典型企業開展考察調研和技術服務,並選派專人在“科創中國”平臺發佈創新驅動示範市及“科創中國”試點城市重點產業需求100餘項,爲東風集團、逸飛激光、三環鍛造、湖北力帝、湖北科峰、興和電力等行業龍頭企業召開專家諮詢會議10餘次,在湖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科技成果評價鑑定23項,對成果存在的風險和不足提出建議,爲產品及技術的改進和提升提供解決方案,大力促進成果推廣轉化和產業化,廣受業界好評。

爲進一步推進政行企校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更好服務教育強國、製造強國、交通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服務省內汽車行業“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工作室積極促成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成立“智能網聯汽車產教融合共同體”,並與全國15個知名汽車企業等聯合成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爲聚焦金磚五國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室協辦了“2023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中的“增強與虛擬現實”與“3D打印造型技術”兩個賽項,逾千名國內外選手匯聚咸寧和襄陽兩市,切實搭建起裝備製造業職業技能發展、工程能力培養和製造技術創新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爲湖北省製造業轉型升級積極儲備高素質創新人才。

三、構建良好生態,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

青少年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中的重點人羣之一。爲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與想象力,促進校園科創,提升學生對科普的熱情,工作室從組織面向高校學生的科普競賽開始相關探索。

自2022年起,工作室協同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武漢理工大學,共同承辦一年一屆的全國性科普活動——“雲說新科技”科普新星秀。該活動始終將“科創”和“科普”緊密結合,引導高校學生用平易近人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音視頻製作,講述自己最新的創新成果,打通科普服務大衆的“最後一公里”。隨着該活動影響力持續增強,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參與其中,持續展示宣傳科研成果,不斷提升講好科研故事的能力,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普作品,營造了濃厚的科普氛圍,爲製造業領域科普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持續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與科普能力的同時,工作室面向中小學生的活動則更重視與科學教育的結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丁漢院士以“共融機器人”爲主題,圍繞機器人的發展歷史、當前的研究進展、人形機器人三個方面,以發展故事、歷史圖片、新聞報道、機器人視頻等形式帶來了生動的“院士課堂”;在丁漢院士的支持下,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智能製造裝備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邀請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師生研學參觀,用精彩的成果展示和曲折的科技攻關歷程激發出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和求知熱情。

丁漢院士在面向中小學生的科普活動中,要求工作室以更加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科學知識的輸出、科學觀點的交流、科學思維的培養、科學文化的薰陶和科學品質的鍛造,爲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學的翅膀。工作室成功承辦了2023世界機器人大賽城市選拔賽(武漢站)——AIWill星球速遞挑戰賽,聚焦機器人搭建和圖形化編程。工作室通過此類賽事引導武漢市中小學生廣泛參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加強青少年的團隊協作、策略分工、動手實踐等綜合能力,爲熱愛科學、渴望探索的青少年搭建交流平臺,厚植創新沃土,有效提升科學素養。

工作室還積極動員學術團體中的專家教授出版面向廣大青少年的智能製造科普讀物,激勵青少年讀者重基礎、愛科學、勤思考,鍛鍊科學思維,關注前沿科技,努力拼搏向上。工作室組織武漢理工大學陳定方教授等編寫的科普圖書《智能製造》(科學普及出版社2023年版)一經出版就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3年4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這部作品從國際視野角度觀察,以智能製造領域發展簡史切入,呈現了智能製造領域前沿技術的歷史沿革,及其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前景和我國所處的位置,展示了我國在智能製造領域的研究成果,並通過實例展現了智能製造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該書通過嚴謹、專業而又科普化的語言,結合豐富生動的例子與圖畫、貫穿其中的關鍵人物與發展歷史、引領時代的交叉學科前沿,多方位呈現智能製造的歷史及未來、不同維度的內涵與延伸、影響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變革時代發展的核心技術,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感覺新奇且極易沉思遐想於其中的世界。

工作室在不斷培育青少年科創人才,產出優質青少年科普作品的同時,積極探索科技資源科普化的新路徑,系統整理、優化歷年優秀科普作品,擬結集成冊,以進校園、進社區等方式向社會公衆廣泛傳播,並結合“院士專家進校園”系列活動,將智能製造應用場景的暢想帶進中小學校,激發青少年的想象力和探索慾望,讓更多青少年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營造更接地氣、更具生命力的科創氛圍。

四、結語

除了企業和學校這兩個重點方向,工作室還佈局了面向多個地區、人羣的科普工作。例如,工作室充分發揮專家專業特長,隨“鄉村振興院士行”活動走進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與活動各承辦單位一起向鄖西縣捐贈了圖書、藥品,共同簽訂鄉村振興、能源開發、商務合作、科技創新、生物科技、醫療衛生、數字通信等項目合作協議,並通過實地考察,開展項目論證和技術指導,推進農業機械領域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爲該縣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

智能化製造是先進製造發展的必然趨勢,爲我國製造業跨越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丁漢院士智能製造科普工作室將始終緊扣時代主題,匯聚智能製造領域科技資源,創新科普傳播途徑,持續鼓勵和引導廣大機械科技工作者關注科普、參與科普,創作出更多貼近民生、啓迪智慧的智能製造科普作品,爲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提供更多有質量、有溫度的科普服務。

通信作者

朱永平,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爲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本文轉自《科普創作評論》2024年第2期

《科普創作評論》期刊徵稿信息

排版:沈 丹

編輯:林雪琪

審定:李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