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增失智風險!6習慣害內臟脂肪過高 蛋白質吃不夠也中

營養師張珮蓁指出,有研究發現,其與失智、癌症、肝病、膽囊疾病和痛風、骨關節炎等有關。(示意圖/Shutterstock)

內臟脂肪過多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營養師張珮蓁就指出,有研究發現,其與失智、癌症、肝病、膽囊疾病和痛風、骨關節炎等有關。她提醒,若本身有愛喝酒、含糖手搖飲,對於高糖份及油炸食物來則不拒,或是久坐不動、甚至蛋白質量吃不夠等6大習慣,就要特別小心,恐讓內臟脂肪快速堆積。

張珮蓁在臉書專頁「Patty營養師 陪你一起吃」發文表示,過多的內臟脂肪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還與許多疾病都脫不了關係。並整理出下列6大地雷習慣,提醒民衆務必要注意:

1、喜歡喝個酒小酌:因過多酒精在肝臟可被轉換爲脂肪,增加脂肪肝的機會。此外,酒精喝下肚後會被肝臟代謝成乙醛,累積於肝臟細胞裡會促使脂肪合成與累積。

2、手搖無糖就不歡:含糖飲料裡的果糖,會直接由肝臟代謝,當糖分快速進入肝臟,使肝臟充滿大量遊離的脂肪酸,就有機會形成內臟脂肪,同時伴隨脂肪肝的問題。

3、餅乾蛋糕樣樣來:高糖份食物及過多的精緻澱粉的攝取,讓血糖迅速飆高,進而召喚出胰島素出來恆定血糖,下一步就是合成脂肪並儲存。

4、嗜吃油炸鹽酥:攝取過多油炸食物,會導致人體內的遊離脂肪過多,快速累積在肝臟、腸子周圍,從而形成內臟脂肪。

5、久坐不動好輕鬆: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活動量低者,易堆積內臟脂肪,引發慢性發炎、代謝症候羣。建議定期進行有氧運動纔是減少內臟脂肪的好方法。

6、蛋白質量吃不夠:攝入充足蛋白質可增加飽足、降低飢餓感,藉此避免過多熱量攝取。研究也顯示,較高的蛋白質攝入量與較低的BMI、較高的好膽固醇(HDL)和較小的腰圍均相關。尤其應多攝取植物性蛋白,如豆腐、豆漿、魚、雞肉、蛋類等,皆爲優質蛋白質來源。

事實上,人體許多部分都是由蛋白質所組成,攝取充足才能使身體細胞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與新陳代謝。至於蛋白質該吃多少?根據衛福部建議,19歲以上成年人,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1.1公克的蛋白質;而70歲以上年長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公克的蛋白質;運動健身族則可針對運動目標,將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提高至每天每公斤體重1.5~1.7公克不等。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