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射電暴有新發現,離宇宙的“秘密”更近了

科技日報記者 何星輝

11月8日,記者從清華大學李菂團隊獲悉,清華大學天文系教授、中國天眼原首席科學家李菂領銜的國際團隊又有新發現。名爲FRB 20220912A的快速射電暴經CHIME望遠鏡首次發現後,李菂團隊利用綠岸望遠鏡進行了後續觀測。在短短1.4小時的觀測中,團隊探測到128次爆發,爆發率接近100次/小時,使得FRB 20220912A成爲綠岸望遠鏡觀測到的爆發率最高的快速射電暴。這一發現揭示了第一個確認環境乾淨並且極端活躍的快速射電暴,便於進一步直擊快速射電暴的核心機制。

綠岸望遠鏡觀測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快速射電暴是來自宇宙深空的強烈射電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僅爲幾毫秒。這些爆發釋放的能量極爲強大,單次爆發的能量可能驅動當今全球社會上萬億年。一些快速射電暴會重複爆發,被稱爲重複快速射電暴(重複暴),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和輻射機制仍然是天文學未解之謎。揭示快速射電暴的起源,有可能推動天文學甚至基礎物理學的發展。李菂因快速射電暴的深度研究獲得2024年馬塞爾·格羅斯曼獎。FRB 20220912A展現出豐富的輻射現象,其中56%的亮爆發存在圓偏振,成爲目前已知圓偏振比例最高的重複暴,其中某些爆發的圓偏振度高達58%。此外,李菂團隊還觀測到了偏振位置角的變化和頻率漂移現象,這類樣本仍然較爲稀少,此次觀測爲這方面提供了重要數據。儘管目前已知的重複暴有60多例,但具有圓偏振觀測記錄的僅有3例,分別是FRB 20121102A、FRB 20190520B和FRB 20201124A,這三者也被認爲是當前最活躍並被研究最廣泛的重複暴。

與這三例活躍的重複暴相比,FRB 20220912A最顯著的特點是其法拉第旋轉量接近零,表明它位於一個非常“乾淨”的環境中,即缺乏大量磁化等離子體。這與其他三個活躍的重複暴形成鮮明對比,後者被認爲存在於複雜的磁化等離子體環境中。FRB 20220912A的獨特環境爲理解重複暴的輻射現象帶來重要啓示。圓偏振、偏振位置角的變化和頻率漂移現象可能直接源於爆發源,而不是起源於快速射電暴與環境中的磁化等離子體的相互作用。

該研究爲快速射電暴的輻射機制和環境提供了重要線索,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李菂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之江實驗室研究員馮毅爲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其他通訊作者包括國家天文臺的蔡肇偉研究員和張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