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對「祖國論」心虛 學者曝端倪:無法控制檯獨本心現矛盾

▲總統賴清德出席國慶晚會。(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出席雙十國慶晚會 ,致詞時指論年紀,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中華民國的祖國,這番「祖國論」在國內掀起熱議。臺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今(6日)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指出,連賴清德都對自己沒信心,從致詞內容「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五歲以上民衆的祖國」中可以看到,賴所用的詞彙是「可能」,充滿不確定性;且賴應有總統的高度,去包容國人之間不同的看法,而非讓國人間的意識形態更加混亂。

國慶晚會昨日登場,賴清德在致詞時強調,要記得我們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必須團結守護國家主權、維護民主自由,纔不辜負這麼多年來犧牲奉獻的每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月一號剛過完七十五歲生日,再過幾天,中華民國就要過一百一十三歲生日。因此,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爲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五歲以上民衆的祖國,大家說對不對?」引發國內外關注。

左正東對此指出,從缺席全場唱國歌、國旗歌環節,就讓民衆質疑賴清德要捍衛中華民國的可信度,身爲總統卻不出席這舉國歡騰的橋段,更不免讓人想起賴清德在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時所稱,「中華民國是災難」一說,到底是失言還是真心話?

左正東認爲,賴清德的演說看似辛辣,但其實連賴本人都沒有信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爲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五歲以上民衆的祖國」,前段才義正嚴詞表示是「絕對不可能」,後面卻變成「可能」,又問現場觀衆「對不對?」可以解讀爲賴清德對自己的發言其實也是心虛的。

左正東進一步指出,賴清德的談話與現場的中華民國元素、國旗飄揚形成強烈對比,形成割裂感,賴既然已出席晚會,必然是希望能夠貼近中華民國的符號,但感性上卻未思考周全,一方面想往中華民國靠攏,一方面又控制不了臺獨的本心,因此纔會出現矛盾的情況;左正東建議,賴清德做爲國家領導人,還是要多展現包容認同的一面,在用詞不圓融、不精確的狀況下,更折損了賴清德的總統格局。

此外,左正東也提到,前總統蔡英文從前在國慶致詞上穩健的表現,更凸顯賴清德昨晚的「衝」,讓臺灣內部本就混亂的族羣認同、意識形態更加雪上加霜,「中華民國跟中共,是否都爲中華民國的國民?到底我們該怎麼看待中共政府?」沒有釐清兩岸既有的問題,反而讓情勢更復雜,「大陸地區的人民到底是不是中華民國人民?說法很混亂,甚至還區分年齡,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華民國憲法中的地位爲何?是平起平坐,還是根本不該承認?到底是什麼的位置?」賴清德的國慶晚會演說彷彿沒有答案的考卷,徒留人民頭上更多的問號。

至於賴清德拋「祖國論」後,無獨有偶,今晨20架次共機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兩者是否有相關聯,兩岸關係可能更加嚴峻?左正東則說,共軍的行動是長期的趨勢,不認爲可以這麼淺薄的做出連結。但左正東也坦言,週四的雙十國慶大典上聽衆擴及國際,對於賴清德的致詞已無樂觀本錢。

最後,左正東強調,如果賴清德要捍衛中華民國,那麼所率領的政府,包含各部會都應該加強對中華民國的擁護,很可惜的是,連外交部在臺活動都沒有看到有特別提及中華民國,這件事不該發生,「外交部辦活動時,該以中華民國稱呼自己的國家,凸顯中華民國的主體性與存在的事實」,也纔會讓大家相信賴清德守護中華民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