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提減碳新目標 曹世綸:產業界相當支持

賴總統23日召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拋出減碳新目標,希望相較於2005年,臺灣2032年能夠減量百分之32加減2、2035年減量百分之38加減2,此外,六大部會也依序提出減碳行動,展現公部門以身作則的減碳決心。會中多位委員對此表達高度肯定,認爲此次各部會提出減碳目標與行動,爲整個國家打造架構與策略相當完整的淨零路徑,同時強調政府應加強社會溝通,一來強化民衆對政府政策韌性的信心,二來也讓社會理解淨零轉型與人民生活的息息相關。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也表示,在前總統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兩位任內,是臺灣最積極減碳時刻,此次六大部會提出減碳行動,看出「在總統意志下,提出積極減碳作爲,過去沒有看過」。李根政表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做到資訊公開、獲得社會廣泛支持,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因爲如果無法做到這件事情,整天質疑政府到底做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會對臺灣未來往下推進,造成重重阻礙」。

對此,臺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也說,政府提出旗艦計劃,看得出政府已經找出能源政策的平衡槓桿點,強調應擴大政策溝通影響力,「否則我們做得這麼好,提出NDC(國家自定貢獻)3.0,社會大衆可能並不清楚跟我們日常和生活願景有什麼連結」。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工業衛生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蘇慧貞則說,減碳目標從原訂2025年,要延遲到2026年才能達標也沒關係,但這是大部分民衆經常想到,會去討論、對照的數字,進行社會溝通,是爲了讓民衆對政府所提政策的韌性有一定信心。

至於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認爲,現行委員會所提報告,已經對整個國家的淨零路徑有相當完整的架構與策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定期查覈、進度追蹤?假設中間有窒礙難行之處,是否有其他補強措施?這都是後續需要討論的部分。但現行國家整體減碳方向,業界是相當肯定,認爲政府推動的二次能源轉型,其中包含新興綠色多元採購方案有相當彈性,業界十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