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端新創政策挨批 她提2作法期許首都成政策領頭羊

民進黨臺北市議員許淑華質疑藍白臺北市長參選人新創政策打假球。(資料照,張鍇乙攝)

臺北市長藍白參選人紛紛端出新創政策牛肉,但民進黨北市議員許淑華13日質疑,國民黨蔣萬安政見了無新意,抄中央作法就交作業,無黨籍黃珊珊的新創基金毫無目標,擴大投資卻沒回收機制,淪爲漫天撒錢。她認爲臺北市應擔任政策領頭羊,加強新創補助主題性並建立風險評估和回收機制。

許淑華指出,黃珊珊主張「設基金、提高補助、擴項目」,無非是漫天撒錢,新創基金毫無目標,投資也沒有回收機制,擴大規模也只是花更多臺北市民的錢,而蔣萬安所提的「投資金、匯人才、促成交」更是了無新意,只是把中央行之有年的新創政策改成臺北市,「抄中央就想交作業,暴露蔣萬安的矽谷律師經驗只是過水。」

許淑華表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臺北市應該借鏡被稱作新創之國的新加坡、以色列經驗。據2022年最新報告統計,新加坡擁有9300餘家新創公司及12家估值超過10億的獨角獸企業;以色列匯聚282家研發中心、1800間以上新創公司,並與大型企業Meta、蘋果、Google合作鏈接矽谷資源。

「臺北市作爲臺灣國際首都,新創政策應該更聚焦,並擔任政策領頭羊。」

許淑華指出,應聚焦主題性新創,補助熱門領域建立生態系,針對國際資金的「熱門領域」或臺灣強項,臺北市應補助如AI、醫療、綠色金融等重點發展領域的新創,讓新創產生羣聚效益及人才庫的互相流通,延伸形成產業生態系,而非消耗預算式的齊頭補助。

另外,許淑華認爲,新創補助應建立風險評估,並增訂投資回收機制,市府應聘請專業經理團隊營運新創基金,並建立風險評估及回收機制,不然淪爲漫無目的撒錢,只是養出許多補助型公司。

她說,如果沒有辦法聘請足夠專業的人士建立審查機制,初期不如與Google、AWS等私人企業,或臺大、臺科大等頂尖大學的育成中心,合作新創投資,培育經理人才,再逐步建立基金機制及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