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渤海·英烈篇留取丹心照汗青——劉良才烈士
渤海之濱,黃河之洲的濱州市,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渤海革命老區的中心地域,“老渤海”紅色文化在這裡孕育。渤海革命老區紀念園普及“老渤海”歷史知識,講述英烈故事,弘揚英烈精神。
1890年4月18日,劉良纔出生於廣饒縣劉集村一個殷富的農民家庭。1925年,在堂弟劉俊才(劉子久)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劉良才深知革命事業是千百萬羣衆共同的事業。因此,他始終注意採取切實可行的方式組織和宣傳廣大羣衆,不斷啓發他們的階級覺悟,使他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自覺地爲改變自己的命運而鬥爭。
劉集村北八里的韓橋村,每年的舊曆四、九兩月各有一次盛大的廟會。每逢這時,縣稅局的收稅人員便趁機敲詐勒索,以飽私囊。1930年舊曆九月十五(廟會的第二天),經過周密的計劃和準備,劉良才、劉奎文、延春城等縣委領導人帶領各村黨、團員,裝扮成買賣人和“紅槍會”隊員,陸續來到韓橋會上。午後,收稅最多的“木貨行”里民怨沸騰。劉良才抓住時機,發出行動信號,劉奎文立即在人叢中站出來進行了簡短有力的講演,點燃了羣衆早已難以壓抑的怒火。緊接着,劉良才大聲疾呼,率領黨、團骨幹和羣衆高舉紅纓槍、蠟條杆子一齊擁到收稅的桌子跟前。稅官驚恐失色,趕忙低聲下氣,企圖用花言巧語平息羣衆的鬥爭怒火。劉良才當機立斷,揮起手中的鬼頭刀朝他後腦勺上砸下去。稅官被打倒在地,其餘的收稅人員抱頭逃竄。然後,劉良才帶領羣衆沿街遊行,高呼革命口號。當時韓橋會上有十餘名持槍的民團團丁負責“維持”廟會的秩序,因懾於羣衆威力,只好遠遠躲在一邊觀望。“砸木行”雖然過早地暴露了黨的力量,給黨組織進行長期、隱蔽的鬥爭造成很大困難,但這次鬥爭卻擴大了革命的影響,鍛鍊了革命隊伍,提高了廣大羣衆進行鬥爭的信心與勇氣。“砸木行”以後,敵人曾去劉集搜捕劉良才。村中有幾個地痞惡棍也趁火打劫,到他家敲詐威脅,勒索錢財。因爲已不適宜在本地工作,1931年2月間,省委將他調至濰縣。5月,省委決定成立濰縣中心縣委,領導膠濟鐵路部分線段、坊子煤礦和濰縣、高密、壽光、廣饒、青州(益都)、臨淄六縣黨的工作。同時,任命劉良才擔任濰縣中心縣委書記。
當時,由於濰縣的反動政府進行了幾次大搜捕,縣委的主要負責同志先後犧牲,黨的基層組織大部分遭到破壞。根據這一情況,劉良才同志首先着手進行恢復整頓黨組織、發展農民羣衆團體、擴大革命力量的工作。他時而扛着鋤頭、揹着糞筐,時而揹着木工或打磨傢什,輾轉奔走於當地的許多村莊。在此之前,濰縣的黨組織發展很不平衡。白浪河以東黨員很少。根據這一情況,劉良才就先到東南鄉莊家、郭家等村,發展了一批新黨員,同時爲一批失掉關係的老黨員恢復了組織關係。接着,他又插到東北鄉,組織起了農民協會、婦女會、赤衛隊、少先隊。經過他半年時間的努力,牟家、溫莊、莊家、楊孟、郭家、二十里堡、東曹莊、西曹莊、李家河、大孤山等二十幾個村子,都恢復或成立了黨的組織,這一地區的革命力量又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了。
坊子煤礦的資本家,只顧自己賺錢,不管工人死活,無故長期拖欠工人工資,造成工人生活嚴重困難。劉良才瞭解這一情況後,與煤礦黨組織的領導人陳金聲多次研究,決定成立“坊子煤礦工人罷工委員會”領導工人開展罷工鬥爭。十月中旬的一個晚上,十點整,三個礦井的一千多名工人開始了全體罷工。拉煤車、捲揚機一齊停下來,憤怒的人羣呼喊着,包圍了經理室,強烈要求與經理辯理。經理看勢不妙,跳樓逃走,委託工頭李五與工人交涉,要求工人復工。工人齊聲回答:“歸還拖欠的工資,就幹;不答應,堅決不幹!”資本家勾來商會團,企圖用武力脅迫,但由於劉良才早已派人做好士兵的工作,士兵們不但拒絕開槍鎮壓工人,反而同工人站到一起。商會團長見此情形,罵了資方一通,藉故溜走。夜裡工人們冷了,便一邊點着煤筐烤火,一邊取來資本家的白麪、豆油烙油餅吃。這樣,罷工堅持到第二天早上,資本家就認輸了,答應了工人的要求,補發了拖欠的工資。
這次罷工,使資本家懷恨在心。時隔不久,他們便進行報復,藉故裁人,把罷工中的積極分子一一開除。對此,劉良才便召集罷工委員會的成員研究了更巧妙的鬥爭方式,挫敗了資本家的陰謀詭計。
1933年下半年,宋鳴時的叛變使山東省委和各地黨組織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濰縣縣委也未能倖免。在坊子集上,由於叛徒告密,劉良才同志不幸落入魔爪。起初,敵人想用火車把他解往濰縣,但遭到鐵路工人和附近農民的強烈反對而不能發車,時間一再拖延。敵人看事不好,派兵將他秘密押至濰縣。在法庭上,敵人先用酷刑,後用利誘,妄圖從劉良才口中套出黨的秘密。但是,劉良才同志臨危不懼,不但矢口否認自己是共產黨員,而且還一口咬定叛徒孔慶林是“土匪”,機智地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罪大惡極的叛徒。敵人軟硬兼施,一無所獲而惱羞成怒,竟強加以“土匪”罪名將他殺害於白浪河畔的小鐵牛邊,時年四十三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廣饒、濰縣一帶的人民,將永遠懷念這位於己一無所求,一生爲勞苦大衆的幸福生活戰鬥不息,終至獻出寶貴生命的英勇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