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喘腫」症狀恐是心衰竭 2招擺脫心腎惡性循環
今天是世界心臟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和國民健康署共同提醒,出現累、喘、腫3大症狀恐是心衰竭警訊,務必儘早到心臟內科接受檢查。(王家瑜攝)
心臟疾病長年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會影響全身器官,尤其心臟和腎臟緊密相連,透析病友發生心衰竭比率是一般人的10倍,如出現「累、喘、腫」症狀恐是心衰竭前兆,務必及早就醫接受心臟超音波和抽血檢查。
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說明,心臟疾病包括心肌梗塞、高血壓心臟病、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臟病等,這些疾病的共同結果就是心臟衰竭,相當於心臟病的末期,致死率相當高,五年存活率僅40%。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指出,心臟衰竭可能是心臟收縮或舒張異常,導致血液無法正常輸出,因而出現疲累、喘症狀,如果血液淤積在下肢則會導致腫脹。陳文鍾提醒,如出現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接受心臟超音波和抽血檢查。
心臟衰竭和腎臟健康緊密相連。陳文鍾說明,當心髒供血量不足,腎臟水分無法排出,就會引發惡性循環。趙庭興指出,一旦發生心衰竭,約5成病友會罹患慢性腎臟病;若心衰竭合併末期腎衰竭,6成以上病友會在1年內死亡。
「心臟和腎臟緊密相連,當其中一個壞掉,另一個很容易跟着惡化。臺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醫師黎思源說,臺灣是洗腎王國,約有10萬人接受透析治療,其中高達30%有心衰竭症狀,是一般人的10倍,目前已有藥物可改善心衰竭預後,只要及早發現治療,就有機會擺脫心腎的惡性循環。
今天(29)是世界心臟日。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心臟疾病是全球重大威脅,在國內也是第二大死因,去年(110)帶走5萬多條寶貴生命;三高、抽菸、飲食不正常、缺乏運動都是主要危險因子,提醒40歲以上民衆善用免費成人健檢,並落實居家量血壓、每天量腰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