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預算未精算 後人接燙手山芋
近年臺灣政壇,是非對錯往往有兩種判準尺度:一是常理下的正確,一是綠色執政下的正確。兩條道路有時重合,有時相斥。賴政府宣佈啓動IDS國造潛艦量產,而且一次編下七艘預算,時程長達十四年,金額高達二八四○億元,堪稱典型範例。
國軍近年自力造艦,都採先造一艘原型艦,測試後進行必要修改,然後啓動量產。在資源有限下,一步一腳印實屬必要。例如建造中的沱江級巡邏艦,量產型就與首艘沱江艦有相當大差異。IDS的金額與複雜度遠高於沱江級,卻在原型艦尚未交船、相關測試纔剛開始的情況下,就開始編列量產預算。
換言之,如今政府宣稱的「十四年、二八四○億」,根本根本缺乏精確計算,只能夠極粗略概估。等到幾年之後,面臨期程延長與預算增加,屆時改朝換代已久,山芋留給後人去燙手。
就理性層面,正確模式當然是海鯤艦完成測評,再編列預算量產;將七艘艦分批次編列預算(即使簡單得多的沱江級,也分爲兩批),使預算數字編列更合理,規格性能也可保留更大調整彈性。問題是,國軍不管是添購硬體或改革軟體,短期內都看不到成果,甚至除非戰爭爆發,否則難以檢證效力。因此,在徹底實現「印象大於真相」的當今臺灣政壇,政治人物早就體會到,第一要務是確保輿論絕不「逆風」的認知戰。因此「強化國防」固然重要,「讓人覺得我支持強化國防」卻更重要,擁有一切優先度。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是未來的IDS計劃,是否仍將如海鯤艦一般,建立超乎體制之外的領導架構。國造潛艦創業維艱,初期不免採取非常手段。海鯤艦從無到有,功勞不可磨滅,然而現實也證明,即使主事者堅持作爲「非正規但合法」,外界仍難免不斷出現質疑與糾紛。如今進入量產,不管主事者是否同一批班底,都該回歸體制,不應繼續採取「良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