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曾秘密接觸北韓、俄羅斯 分散軍購降低對美依賴
國史館舉辦「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新書發表會暨學術討論會。(黃婉婷攝)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30日指出,故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軍購思維,有別過去依賴美國的舊思,積極分散軍購來源,重大突破包括,海軍的德國艦艇案與法國拉法葉艦案,空軍的法國幻象戰機案與美國F-16戰機案,奠定臺海防衛的重要基礎;李登輝執政晚期與俄羅斯及北韓的秘密接觸,更是此策略的充分展現。
李登輝逝世3週年,國史館29日、30日與李登輝基金會共同舉辦「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新書發表會暨學術討論會,上午來到第三場次「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與會的林孝庭以「李登輝主政時期臺灣對外軍購議題再探究」發表學術論文,意在探討臺灣分散軍購渠道背後的戰略意義。
林孝庭今日發表視訊演說。他提到,李登輝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一改過去臺灣對外爭取軍購主要集中於美國的舊思,努力分散軍火武器採購來源與管道。1990年代初期,從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俄國與瑞典到南美洲的阿根廷,不時傳出軍售臺灣的消息,其中有虛有實,但後續在海軍、空軍部分有幾項重大突破。
林孝庭舉例,海軍方面包括德國艦艇案與法國拉法葉艦案,空軍方面則是法國幻象機案與美國F-16戰機案,打破1980年代美國對臺軍售近距離作戰的陸軍武器消耗品爲主、維持臺灣「跨不過臺海中線」基本戰力的舊格局,讓臺灣整體軍事力量與武器品質獲得提升,奠定此後數十年臺海防衛的重要基礎,影響至深遠。
林孝庭表示,軍購能有突破原因有三,其一是全球冷戰逐步走向終結,東西方對峙落幕,全球軍火市場重新洗牌,軍火商爲保住商機,急於拓展新市場;二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中共國際形象大壞,外交處於劣勢;第三是臺灣自1980年代累積的充沛經貿實力,讓李登輝得以透過「務實外交」政策。
林孝庭指出,李登輝的軍購突破,重要意義在於顯示出臺灣的軍事防衛戰略部署,已從兩蔣時代爲實現反攻大陸、光復故土最高國策,及與之相對應的大陸軍主義戰略思維,逐漸轉變爲以空軍和海軍爲主力的臺島守勢防衛佈局。
林孝庭說,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宣示「三不」、攜手北京壓縮臺灣國際生存空間等不利局面,李登輝的反制措施之一,乃是設法分散臺灣對外購管道來源,避免單獨依賴美國形成的劣勢益加惡化,而他執政晚期,臺灣軍方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秘密接觸,皆可此種策略與意志下的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