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堅明:碳權市場將是下個兆元產業
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認爲,碳權交易必須有買有賣並有流動性,產生價格訊號,才能落實減碳效益。圖/王德爲
碳交易促進全球淨零五大意涵
整體碳權市場規模預估超過9,000億美元,即將成爲下一個兆元產業。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指出,此一新趨勢涵蓋非常多的投資機會,臺灣爲製造大國,面對國際減碳壓力,若能開放碳權的流動性,透過價格發現的市場機制,不但能降低減碳的成本壓力,也會有效驅動業者投入開發減碳技術,成爲供應及需求結合的「產消者」。
李堅明在參加工商時報舉辦的《2024投資趨勢論壇》,發表題爲「環境永續及國際政經變動」專題演講時,做了上述表示。他說,排碳產生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暖化加劇,若不減碳,影響將是延續且疊加的。
他進一步舉例,目前排放1噸的碳,停留在大氣層100年,百年期間內產生的輻射熱的持續影響,相當於現在排放46噸碳所造成的傷害。
李堅明強調,減碳具備強烈急迫性及規模性。在COP28會議中,國際更專注於2030年減排43%,而非強調2050年淨零;減碳必須「即時」開始,且要透過國際合作以擴大減碳的規模。
淨零是國際分工、比較利益的佈局,要減碳無法獨善其身,不可能由單一公司、單一國家各自完成,須同行才以致遠。李堅明點出,「碳交易」只是一個「名稱」,真正的內涵是「減碳的國際分工」,藉此降低成本,提高「雄心」,完全符合經濟邏輯。
臺灣屬於國際供應鏈重要的一環,在去年底啓動碳交易平臺,是接軌國際的第一步,但李堅明直言,目前碳交易平臺只能買、不能賣,沒有流動性,無法產生價格訊號,促進低碳科技發展與落實在地減碳效益。
他認爲政府應摒棄「碳權炒作的不當認知」,使碳權有2至3次的週轉率,產生流動性、交易量,纔會有價格發現,進而促進企業及國家的減碳成本至可負擔的狀態,同時也能激勵減碳科技發展;畢竟作爲製造大國,減碳成本也高,應該引入國際高品質自願性市場碳權,激勵企業發揮減碳國際影響力,佈局全球減碳,並創造碳橙的產消者(prosumer)機會。
李堅明還說,當前企業不是不願意減排,主要是減碳成本太高,難以產生淨零的雄心;企業透過節能、替代燃料減碳,平均減一噸碳的成本達6,000至7,000元,若透過買綠電也不便宜,減碳成本每噸也可能超過1萬元,而透過碳權交易,則可將減碳成本降至一噸600至900元。
他也提到金融機構的角色,未來金融業會對所有企業產生極大的減碳壓力,催使所有需要投融資的企業都邁向減碳大業。以後企業如要跟銀行借錢,首先銀行將檢視企業是否具有減碳計劃、資金是否將用於推進減碳作業。一方面,銀行會考量若一家企業沒有在減碳路徑上,他在國際上就可能被供應鏈排除,未來很可能會有呆帳風險,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淨零方式,並不是靠着用電省電等內部減排能做到,銀行對外所有投融資的企業產生的碳排,都須要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