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追尋 探索多元文化之都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透過展覽呈現臺灣人追尋民主自由的歷史。(攝影/翁睿坤)
【文 Doris・攝影 翁睿坤、林煒凱・圖 圓山大飯店】
懷古照今,
探索城市文化地景,
看見自由開放的臺北底蘊。
在臺北的尋常街景中,蘊藏着許多值得一探的歷史記憶,臺北市文化局串聯深具文史意義的文化點,規畫「文化小旅行」,引領民衆看見不一樣的臺北。文化小旅行與一般旅行的不同之處,在於除了走進建築及瀏覽文物,還須瞭解其時代脈絡及周邊環境,才能真正深入文化點的內涵。外國朋友若想深度認識臺北,不妨以文化小旅行爲指南,探索臺北的歷史記憶。
走上臺灣民主之路
自由、開放、包容的氛圍,向來是吸引外國朋友造訪臺北的原因之一。若想了解臺北何以成爲亞洲最自由的城市,擔任文化小旅行風格旅人的設計師顏伯駿推薦,可走訪位於大稻埕的「臺灣民衆黨總部舊址」及「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等文化點,深入臺灣人走過的民主之路。
顏伯駿表示,大稻埕過去是臺北市的商業重心,也是政治及文化的啓蒙之地。日本時代蔣渭水等人在臺中成立「臺灣民衆黨」,並於今日的天水路45號設立總部,爲臺灣人爭取民主自由。當年的總部雖已改建成大樓,外國朋友仍可藉由參觀日本時代「臺北北警察署」改建而成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瞭解臺灣人對自由民主的百年追尋。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以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推動的文化活動及相關歷史事件爲展出內容,其中展出至2024年8月11日的「獅子狩與獅子吼: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展」,即藉由AI生成影像模擬歷史場景,並以媒體報導形式呈現1923年「治警事件」的來龍去脈。
當年蔣渭水等人爲了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成立了「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此一政治結社行動觸動臺灣總督府的敏感神經,當局並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爲由逮捕相關人士,最終蔣渭水等人被判罪入獄,該事件引起臺灣人的關注,連帶使臺灣自治運動的影響力擴大。走訪紀念館後可再順遊「蔣渭水紀念公園」,一覽記述蔣渭水生平的入口意象方碑,體會「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時代精神。
若想了解臺灣解嚴前後的關鍵歷史,則可走訪位於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的「自由巷」,1980年代黨外政論刊物《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即坐落於此。1989年4月7日,週刊創辦人暨總編輯鄭南榕爲了爭取言論自由,在雜誌社內自焚明志。爲了紀念他對臺灣民主自由的貢獻,臺北市政府將該地命名爲自由巷,此處也成爲臺灣新聞工作者捍衛言論自由的象徵之地。
顏伯駿認爲,臺北之美並不僅止宏偉的建築及光鮮亮麗的表象,更來自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外國朋友不妨走入臺北各個文化地景,瞭解臺北何以成爲今日獨特的樣貌。
追尋臺日共同記憶
臺灣因歷史因素,留有許多日本建築及遺蹟,曾在這些地點發生的故事,成爲臺灣與日本共同的歷史記憶。外國朋友若想了解臺日歷史,不妨造訪位於西門町的「西本願寺」。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蔡錦堂指出,日本時代的西門町是在臺日人生活的大本營,當時日人在此建造「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即西本願寺,不但成爲在臺日人重要的心靈寄託,也是弘法宣教及舉行活動的場所。戰後此處被政府徵收,並作爲來臺軍人及眷屬的落腳處,在混雜的鐵皮違建及木造屋中,曾一度集聚三百多戶的移民。
現今西本願寺廣場成爲繁華鬧區中的一處休憩場所,外國朋友來此除了能欣賞日式鐘樓、在「輪番所」喝茶,也能透過欣賞建築,遙想臺日共有的記憶及臺灣發展史。
西本願寺廣場的鐘樓及日式建築物,成爲鬧區中的休憩場所。(攝影/林煒凱)
發掘地底神秘故事
除了佛教寺院,當時日本人也在臺北許多地方興建神社,今日圓山大飯店所在地即爲一例。蔡錦堂指出,圓山大飯店的位置,原是日本時代所建神社中最重要的「臺灣神社」。二戰後臺灣神社原址改建爲圓山大飯店,成爲招待重要外賓的國際飯店,曾接待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及其他外國政要。
1973年圓山大飯店擴建成14層樓宮殿式大樓,改建時即由建築師楊卓成以及具有建造軍事碉堡經驗的美籍德裔工程師一同規畫東、西密道,作爲戰爭時國內外政要及貴賓的緊急逃生路線。其中西密道還設有可快速逃生的溜滑梯,可感受當年動盪不安的時代氣氛。近年圓山大飯店開放「圓山東西密道」預約導覽,即從圓山大飯店身世說起,讓外國朋友走入地道時,能認識臺灣從日本時代至今的歷史發展。
位於圓山大飯店附近、捷運劍潭站對面的「圓山水神社」遺蹟,也是蔡錦堂推薦外國朋友可順道造訪的文化地景。該處仍保有神社的石燈籠和狛犬,以及古蹟「草山水道系統」的貯水池,不但是清幽懷古的賞景之處,也訴說臺日歷史淵源。
臺北不只有亮麗的都會景觀,更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外國朋友造訪臺北不妨從文化小旅行的文化點出發,深度認識臺北這座文化之都。
走入圓山大飯店的西密道,可遙想當年動盪不安的國際局勢。(圖/圓山大飯店)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12月號671期】。
臺北畫刊671期-人文美食饗宴 臺北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