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古城吸人才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立陶宛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加上就業機會多,擁有700年曆史的首都古城,吸引愈來愈多外籍人才落腳於此。

精句選粹■Lithuania has a shortage of local talent to fuel the country’s growing technology and finance industries.Young professionals are drawn by these career opportunities.

來自巴西的施密茲(Ricardo Schmitz),2018年以交換學生身分第一次來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應徵到全職工作後,2020年重返這個歷史古城,目前是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的資深顧問,也在米科拉斯·羅梅里斯大學(Mykolas Romeris)擔任講師。

施密茲說:「我舊地重遊有種回到家的平靜感,在可預見的未來就是打算留下來。」

去年外籍人士破20萬

立陶宛吸引很多外國人移居於此,據當地媒體統計,這個波羅的海小國2022年有14.5萬外籍人士,到2023年破20萬。

維爾紐斯2023年才慶祝建城700週年,2018年的城市行銷文宣因性挑逗意味濃厚,將維爾紐斯比作「歐洲G點」(the G spot of Europe),登上全球媒體頭條。此外「來立陶宛工作」(Work in Lithuania)、「投資立陶宛(Invest Lithuania)等政府資助組織,招攬外籍技術勞工及外資來立陶宛。

外籍人士只要在立陶宛人才匱乏的行業工作,可領取3,444歐元(約臺幣12萬)的抵達津貼(arrival allowance),Work in Lithuania指出,這類津貼已發放400份。

立陶宛人口僅280萬,缺乏人才促進當地科技業和金融業發展,像施密茲等年輕專業人士,就受到立陶宛就業機會吸引。一項針對目前在維爾紐斯求學的1,300名外籍學生調查,42%表示畢業後打算留在維爾紐斯生活。

立陶宛一年有15天國定假日,在歐盟國家中排名第二多。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立陶宛僅1%員工超時工作,遠低於平均值的10%。

立陶宛在OECD的工作生活平衡排行位列第11,還領先瑞士及匈牙利。出身印尼雅加達的喬哈娜(Misha Johanna)指出,這就是在維爾紐斯生活的好處。

喬哈娜表示,她的公司鼓勵員工把假期休滿,「這跟我家鄉印尼的工作文化大不同。」她說在印尼,公司主管准假的機率不高,員工還得編請假理由,通常拿家庭當藉口。

義大利女子賈裡諾(Laura Guarino),2021年透過海外進修計劃移居維爾紐斯,她很高興能跟那不勒斯壅塞的交通和人潮說再見,現在通勤到辦公室只要十分鐘。

賈裡諾說:「我愛上這座城市,維爾紐斯有很好的氛圍,讓人很放鬆,我不想離開。我也喜歡在湖裡游泳,去鄉下健行。」

賈裡諾、施密茲與喬哈娜一致表示,維爾紐斯人普遍英文流利,他們很容易融入當地,但這三人也開始上課學立陶宛語。

文化、氣候仍需克服

不過仍有文化差異需克服,此外維爾紐斯的生活成本已沒有過去便宜。賈裡諾與喬哈娜都說,這裡的租金、帳單、雜貨等開銷不會比他們家鄉少。

這三人還得適應立陶宛漫長的寒冬。施密茲靠從事冰壺運動過冬;喬哈娜照立陶宛的傳統,先做桑拿浴再浸到冰湖中;賈裡諾承認立陶宛的冬天很難熬,必須吞維他命D,確保自己能健康回拿坡里過耶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