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準總理”稱將尋求恢復對華全面外交關係,引發島內關注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立陶宛通訊社(ELTA)5日報道稱,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支持即將上任的新一屆政府努力實現該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正常化。日前,立陶宛“準總理”帕盧茨卡斯表示,立陶宛允許以“臺灣”爲名設立代表處是“重大外交錯誤”,他領導的政府將尋求恢復與中國的全面外交關係。立方表態引發島內關注。
2021年11月,立陶宛批准臺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Taiwanese)代表處”,中方宣佈與立陶宛雙邊外交關係降爲代辦級。今年10月,立陶宛反對黨社會民主黨贏得議會選舉,該黨總理候選人帕盧茨卡斯表示,應該改善立中雙邊關係。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報道,帕盧茨卡斯日前接受立陶宛波羅的海通訊社(BNS)採訪時表示,他所領導的政府將修復因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而對立中關係造成的裂痕。當被問及立陶宛是否會尋求兩國大使的迴歸時,帕盧茨卡斯回答說,“絕對會。”
立陶宛總統辦公室5日在發給ELTA的書面文件中寫道,“立陶宛與中國的關係應建立在互信原則和國際承諾的基礎上。總統支持實現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努力,但利益必須是相互的。總統希望中國將改變其降低外交代表級別的決定,大使們能夠回到兩國工作。”但瑙塞達同時表示,與中國保持外交關係並不意味着立陶宛要放棄與臺灣的經貿關係。
瑙塞達曾多次對立政府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表達不同意見。據臺灣《中國時報》6日回顧,2022年瑙塞達表示允許以“臺灣”名義在該國設立代表處是個錯誤。今年5月,立陶宛舉行總統大選,瑙塞達進一步提出代表處要更名,認爲中文名稱“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中的“臺灣”,給人印象是對應到英文、立陶宛文的Taiwan(臺灣),而非Taiwanese所指的“臺灣的、臺灣人、臺灣人的”。
對於立方最新表態,臺“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黃鈞耀5日稱,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是臺立雙方的共識,也是經過審慎協商後所決定的。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林佳龍稱,會盡一切努力去溝通,希望能夠維持當時雙方都同意的名稱。據臺媒報道,駐立陶宛代表處作爲在歐洲首個以“臺灣”爲名的代表處,在揭牌時被民進黨當局視爲“重大外交突破”而大肆宣揚,國民黨“立委”王鴻薇5日喊話稱,若真更名,臺灣前“外長”、現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應請辭負責。
實際上,立陶宛政府此前的對華立場一直不得民心。BNS今年2月援引立陶宛東歐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指出,大多數立陶宛人不贊同政府的對華政策,普通民衆更希望與北京建立友好務實的關係。
民調顯示,多數立陶宛人認爲,立陶宛應該爲與中國大陸的爭端負責;近2/3(63.3%)的立陶宛人認爲不應干涉中國內政。此外,近半數立陶宛人認爲,中國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立陶宛應該務實,不要批評中國;44%的人認爲,如果沒有中國投資,立陶宛經濟將陷入困境;37.2%的人認爲,支持臺灣不會給立陶宛帶來任何經濟利益,其重要性不如與中國大陸保持良好的經濟關係。
臺灣《聯合報》稱,從經濟角度看,或許不難理解立陶宛的表態。在中立關係惡化前,立陶宛曾是大陸在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大的貿易伙伴,大陸是立陶宛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尤其是雙方先後簽署立陶宛向大陸出口凍牛肉、青貯飼料、水產品及小麥等農產品的議定書後,2015年至2019年,雙方貿易額5年增幅達82%。但關係交惡後,2021年立陶宛對大陸出口衰退16.8%,2022年更大跌78.3%。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博文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立陶宛上屆右翼政府挑釁一箇中國原則,破壞對華關係,導致雙方貿易往來受到衝擊,不僅招致總統瑙塞達的反對,更引發民衆和工商界的不滿,其在這次議會選舉中的“大敗”就是鮮明體現。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瑙塞達和新任中左翼政府將調整對華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前任中左翼社民黨政府曾在基建、農產品進出口等方面與中國進行積極討論與合作,這種深厚的淵源關係有望在接下來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