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立的“找工作”flag,終於也要到了
去年10月底,理想汽車CEO李想曾發文稱,三款車完成月銷4萬輛的任務後,繼續挑戰下一個更高的難度:整體5萬/月,以及理想L7(參數丨圖片)的2萬/月。並補充道“5萬輛/月我說的是目前的三款車,明年如果月均只有5萬輛的話,我就要出去找工作了。”
當時的李想,多少感覺有點“陰陽”李斌了。畢竟當時李斌“月銷還是一萬就得和秦力洪出去找工作”的言論已經頗具熱度,李想跟着立起月銷只有5萬就找工作的flag,幾乎就是明擺着說蔚來的目標不過是理想的起點。
然而回旋鏢就是來得這麼快,理想汽車在2024年11月的交付新車數量爲48740輛,同比增長18.8%,但環比下滑了5.25%,並且已經連續兩個月的環比出現下滑。在擁有L系列4款車型+MEGA共五款車型在售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顯然是不及格的,李想似乎到了自己“找工作”的時候了。
銷量未達預期
李想一語成讖
根據李想的說法,每月交付五萬輛汽車是實現年度六十萬輛交付量的基準。然而,2024年以來,理想汽車不斷調整其銷量預期,最初目標是八十萬輛,隨後調整至五十六萬至六十四萬輛之間,而到了十一月份的電話會議中,李想預計的全年交付量進一步降至50.2萬輛至51.2萬輛。
截至11月末,理想汽車在本年度的累計交付量爲441,995輛。基於目前的交付速度,理想汽車要達成年度銷售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財報方面,理想汽車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表現倒是可圈可點。在第三季度,理想汽車的交付量達到了152,831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5.4%,這一增長勢頭也帶動了公司當季收入同比增長23.6%,達到了429億元人民幣,同時環比增長了35.3%,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此外,理想汽車已經連續八個季度實現盈利,其中淨利潤爲28.2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微增了0.3%。
不過,理想汽車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當季實現營收256億元,同比增加36.4%,但環比減少38.6%;淨利潤5.9億元,同比減少了36.7%,環比減少89.7%。總交付量爲80,400輛,環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3.2萬輛,下降近40%,這一下滑趨勢與理想汽車的產品策略和市場環境有着直接的聯繫。
也正是在一季度業績會上,李想曾表示,在今年下半年不會有新產品發佈,原計劃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將延期至2025年。這表示,理想L6將成爲本年度理想汽車推出的最後一款新車型。按照之前的規劃,理想汽車本應在2024年推出四款純電動車型,但現在看來,理想汽車已經進入了年末的產品空檔期,同時也恰逢市場的銷售淡季,今年的銷量目標應該很難完成了。
押寶智駕、超充
理想的技術護城河在哪
理想此前的成功,與走增程路線是密切相關的。當年理想ONE橫空出世,確實對於中大型SUV市場衝擊非常大。畢竟以往30萬價位只有合資燃油車可選,而理想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出現,吸引了不少用戶。
但理想的增程動力、和冰箱/彩電/大沙發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壁壘,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隨着越來越多的競品進入市場,理想的市場份額正面臨蠶食的風險。如今增程路線早已人滿爲患,國內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開始涉足增程式電動車領域。先不說問界的後來居上對於理想的巨大沖擊,哪吒、零跑、深藍這些後起的新勢力都走上了增程賽道,甚至小鵬汽車也宣佈將在明年首次推出增程式車型。
要說理想失速的轉折點,上半年MEGA車型的失利絕對排在首位。MEGA未能達到市場預期導致銷量受挫之後,引發了理想汽車內部組織架構的調整和裁員傳聞。MEGA的失敗也讓理想汽車重新審視其產品戰略,CEO李想在內部信中反思了MEGA上市失利的原因,並將問題歸咎於理想汽車對經營節奏的錯誤估計。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想決定推遲原計劃於今年發佈的純電車型,轉而優先建設超充樁網絡。超充樁的建設是理想汽車“雙能戰略”的一部分,旨在爲未來的純電動車型提供支持。計劃到2025年,理想汽車將投入100億元建設3000個超充站,以解決高速充電等待時間長的問題。
與此同時,理想汽車還在智駕技術上的投入巨大。據報道,理想汽車在算力訓練上的投入一年高達10億元人民幣,這樣的投入水平顯示了公司對於智駕技術發展的重視。此外,理想汽車的智能駕駛訓練數據已達到26.7億公里,預計年底將達到30億公里,這樣的數據積累對於算法的訓練和優化至關重要。
理想汽車的智駕技術路線以“端到端”爲主線,推出了“快慢系統”、4D One Model端到端架構等底層技術,進化路線清晰,而且極具潛力。理想汽車在智駕領域的進度,猶如從一位“後進生”,一躍成爲“尖子生”,從端到端模型、VLM視覺語言模型和世界模型自動駕駛技術架構的最新進展,也能看出理想汽車對於建立起技術護城河的渴望。
然而,儘管理想汽車在智駕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前途仍然充滿未知。智駕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還需要跨學科的技術整合和創新。理想汽車的智駕方案雖然在技術上具有優勢,但是否能夠在實際應用中達到預期效果,以及能否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智駕技術的競爭正在加速,技術成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第二主線。理想汽車已經投身到“全國都能開”“有路就能開”這樣基調的智駕競爭中。但是,隨着智能駕駛競爭的升級,未來三四年或將見證頭部玩家的慘烈淘汰賽。在這樣的背景下,理想汽車的智駕技術能否持續領先,以及能否在市場中獲得足夠的回報,都是未知數。
頻遭減持
理想汽車已失去市場信任?
明年上半年,理想汽車計劃發佈全新的純電SUV車型,這將是理想汽車未來走向的關鍵節點。這款新車型的表現或將直接影響理想汽車在高端純電產品市場的競爭力,李想期望通過這款新車型,讓理想汽車在大約兩年內躋身高端純電產品市場的前列。然而,市場對於理想汽車能否憑藉這款新車型實現其野心仍持觀望態度,尤其是在MEGA車型未能達到預期之後。
回想起MEGA車型上市前,李想也是滿懷信心。但目前尚不清楚,明年推出的純電動新車型是否能夠支撐起理想的宏偉藍圖。市場和消費者都在期待理想汽車能夠帶來突破性的產品,以實現其在高端市場的雄心壯志。
不過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理想並不被看好。今年以來,理想汽車股價跌幅近40%,截至12月4日,理想汽車股價已經跌至24.1美元,最新市值255.7億美元。
股價的顯著下降,既是市場對理想汽車業績的擔憂所致,也與股東減持行爲密切相關。去年,理想汽車的管理層已經開始減持股份。具體來說,2023年12月,公司聯合創始人、時任總裁兼總工程師的馬東輝減持了20萬股ADS,減持總額達到345.7萬美元;公司首席財務官李鐵減持了40萬股ADS,減持總額爲691.4萬美元。另外,理想汽車的非執行董事王興在2023年9月和2024年3月兩個時間點,累計減持了理想汽車8次,減持總額約8億港元。
這些減持行爲,無疑加深了市場對理想汽車未來前景的疑慮。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理想汽車的股價和銷量雙雙下滑,如何在資本市場上重建投資者信心,將是理想汽車未來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車叔總結
在理想汽車銷量未達預期、股價下跌、股東減持的多重壓力下,李想的“找工作”玩笑似乎正逐漸成爲現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行業環境,理想汽車的未來充滿挑戰。如何在智駕技術上構建堅實的護城河、在資本市場重建信任,以及在高端純電市場實現突破,將是理想汽車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而一切的結果,就看明年純電產品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