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涵
(原標題:【理響中國】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涵)
文明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結晶,具有主體性、實踐性、社會性等特徵。文明形態是文明的結構化表現,始終處在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創造文明新形態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社會實踐活動,既需要實踐主體的能動性,也需要理念、理論的方向引領。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在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是一場偉大的社會實踐,也是一次重要的理論創新。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一場偉大的社會實踐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實踐。綿延5000餘年的中華文明,是東方文明的代表和世界文明百花園中的瑰寶,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譜寫了中華文明的嶄新篇章。可以說,中華文明成就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也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色彩。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成功創造,爲世界其他古老文明與時俱進、賡續發展創造了新典範。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的一次偉大實踐。俄國十月革命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歷史性轉折,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的重大事件。十月革命後陸續誕生的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在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先後開啓建設社會主義文明形態的征程。雖然這種探索在20世紀末遭遇重大挫折,但其歷史意義不容忽視,歷史經驗彌足珍貴。在成功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成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蓬勃生機。它意味着社會主義實踐在當代人類文明進程中可以有更大作爲,人類對美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有了不同於過往的新樣板。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世界現代化史上的一次偉大實踐。世界現代化進程由西方國家率先啓動,現代文明社會就是“資本處於支配地位的社會形式”。在西方現代化進程中,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了自身生產力發展和物質生活豐富,推動形成了具有深遠影響的世界市場,但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的國家發展方式,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對外交往方式,也給廣大非西方國家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和持久負面影響。與此相反,當代中國既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又立足本國實際,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世界現代化史上的重要範式轉換,昭示着人類現代化道路的光明前景。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發展中國家崛起史上的一次偉大實踐。近代以來,發展中國家長期處於世界體系邊緣,是居於世界體系中心的發達國家剝削、掠奪、欺凌、訛詐的對象。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實現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爲旨歸的發展中國家崛起,是當時世界舞臺上引人注目的現象;而發展中國家的羣體性崛起,則是21世紀世界舞臺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作爲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崛起對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實力增長意義重大。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當代中國經濟實現了歷史性躍升,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接近20%;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研發經費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基礎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國家發展已經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健康之路。中國在世界體系中的重新崛起顯著增強了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實力,有力改變了當今世界的力量對比,爲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提供了強勁的新動力。
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論意涵
實踐是理論的源泉,也是理論創新發展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和闡發的“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範疇,根植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延續着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和血脈,具有十分豐富的理論內涵,是人類文明觀的重大創新。
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爲核心目標,創新物質文明發展方式。實現物質財富增長,是現代化的基本目標,但現代化國家對物質財富的分配方式卻是千差萬別的,兩極分化現象屢見不鮮。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屬性和社會主義屬性,決定其必然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設定爲核心目標。爲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核心目標,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合理分配方式,極大激發了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用短短几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數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世界現代化史上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
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爲特徵,創新政治文明發展方式。政治文明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標誌。作爲全人類共同價值之一的民主,則是衡量現代化政治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在具體實踐中,實現民主的道路多種多樣,民主的形式多姿多彩。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廣泛開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保障和實現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廣泛權利的真實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更爲紮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權得到充分保障。全體社會成員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諦,也是人類政治文明的一大創新。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創新精神文明發展形式。精神文明指稱人類智慧的成長狀況和人類道德的進步狀態,體現着國家現代化的性質,衡量着國家現代化的水平。經濟發展而精神失落,不是真正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吸收和借鑑古今中外優秀文明成果,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夯實了全體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形成了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着中國式現代化的前行方向。在此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全社會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以人民爲中心,創新社會文明發展方式。社會文明標識社會的開化狀態和進步程度,具體體現爲國家在推進社會治理、維護公平正義、培養公民素質等方面達到的水平。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達到新高度,應當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要求和基本保證。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努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文明的重要目標,就是構建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的公正社會。
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爲旨歸,創新生態文明發展方式。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發展生態文明,應當順應而不是違逆自然規律,合理開發和利用而不是肆意掠奪和破壞自然。中國式現代化以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生態倫理思想爲指導,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的價值理念,自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道路,實施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建設美麗中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由此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不僅破解了世界現代化進程中長期存在的發展與保護難題,也爲人類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理論範疇的提出和闡發,具有重要實踐價值。它賦予當代中國發展以文明意涵,極大提升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價值位階;它增添了當代人類文明發展新維度,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版圖在21世紀的重塑;它拓展了全人類共同價值實現新思路,昭示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明前景;它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新境界,彰顯着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
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實踐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既是一部鮮活的社會實踐史,也是一部生動的理論創新史。無論從哪個角度、哪個層次看,人類文明發展從來都沒有平坦大道可走,而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兼具實然和應然兩種屬性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其創造和發展同樣如此。可以說,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始終在路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這個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時代,繼續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深刻洞察人類文明發展規律中掌握歷史主動,在積極推進各種文明交流互鑑過程中引領文明前進的正確方向,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成就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系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南開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