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預算報告揭露…員工好薪酸 陷三低窘境

立法院預算評估報告揭露,國內薪資有「三低」。 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預算評估報告揭露,國內薪資有「三低」,包括GDP分配與受僱人員報酬低於美日韓、低於平均薪資勞工比率連年增加、加薪幅度低於通膨。爲解決「薪」酸問題,行政院下週將召開第二次經濟發展委員會,聚焦薪資成長等議題。

立法院報告點出三大「薪」酸。首先,我國GDP由2018年18兆4,519億元成長至2022年22兆6,279億元,成長22.63%,然而,分配給受僱人員報酬自2018年45.61%降至2022年43.87%,五年間減少1.74個百分點。

國內薪資三低現象

同時,分配給營業盈餘佔比卻由33.03%增至34.37%,增加1.34個百分點,顯示分配給受僱人員報酬份額,未隨經濟成長而同步增加。

報告還指出,這段期間我國GDP成長二成多,在我國經濟表現優於美國、日本及南韓下,受僱人員所分享到經濟成長份額卻不如這三國,導致受薪階級對經濟成長感受有限。

第二,我國勞工全年總薪資低於全體平均數比率,也自2015年65.79%連年增加至2022年68.61%,爲近年新高。整體而言,近年景氣復甦帶動整體薪資成長,但卻呈M型化趨勢,高薪族羣成長快速,高低薪差距逐漸拉大,顯見國內普遍低薪現象有惡化趨勢。

第三,加薪追不上通膨,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已連三年負成長,2023年實質總薪資則自2017年以來,七年來首次負成長,顯示經濟成長結果無法有效反映至民衆薪資水準。

據統計,2021年起因全球景氣復甦、新興科技需求運用持續旺盛、原物料行情居高及消費意願回升下,國內CPI年增率高於先前水準,2021年已接近2%、2022及2023年則分別達2.95%及2.49%,導致2021年受僱員工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爲-0.04%,已呈負值,相較於當年度我國經濟成長率6.62%,差距相當大。

2022年以後經濟成長較爲平穩,加上CPI年增率仍居高不下,亦導致2023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及實質總薪資均爲負成長,其中實質總薪資更爲2017年以來首見的負成長,年增率爲-1.04%。

擔任經發會「包容成長組」共同召集人的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當時表示,應先定義基本工資以上的「低薪」族羣。因此,預料下週召開的第二次經發會,將就「低薪」定義進行討論,先匡列出低薪族羣,再來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