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讚豐收中國,致敬辛勤耕耘
□李羣
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稻菽捲起千層浪。秋分時節,我們迎來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豐收節繼續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以“學用‘千萬工程’ 禮讚豐收中國”爲主題,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羣衆性活動,全面展示我國“三農”發展成就。
沃野流金時,豐收歡歌起。這是農民的節日,也是全民的節日。“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億萬農民用雙手共同託舉起端得越來越穩的中國飯碗,纔有了14億多中國人民吃得飽、吃得好的底氣。
從豐收在田,到豐收在手,離不開強有力的現代化支撐;從會種地到“慧”種地,農業生產的科技底色越發亮眼。智能灌溉系統精準地滋養着每一寸土地,無人機在廣袤的田野上空翱翔,進行着高效的病蟲害監測與防治;農業大數據平臺匯聚了海量的信息,爲農民提供了科學的種植決策支持……這些現代科技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也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一個繼往開來的節日。這裡的“豐收”含義已經不單指“多收三五斗”的產量追求,而是既要產量高,更要品質好、價格優,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全面豐收。農民豐收節,實在全民共享鄉親們一年辛勤勞作的豐收果實,惠在鄉親們要有、該有、必須有更好收益,關鍵是全社會要爲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更多“活水”動力。譬如,江蘇全省超10億元的縣域優勢特色產業200多個,79個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小特產”已經逐步形成縣域富民“大產業”;浙江已梳理形成10條省級、46條市級、106條縣級“土特產”全產業鏈條,10億元以上“土特產”全產業鏈上半年總產值超2000億元……鄉村產業提質增效,爲豐收添上增收的亮色。
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大國糧倉根基紮實,我們“米袋子”“菜籃子”“肉罐子”“果盤子”不斷充盈豐裕。在禮讚豐收、致敬農民的時刻,同樣也要強調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豐收歡歌后,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糧食安全,相關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久久爲功,定能不斷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將中國農民豐收節定於每年秋分,既兼顧了南北各地的秋稔節候,又彰顯了對傳統文化的敬重和弘揚的深意。農業是農耕文化的源頭,農村是農耕文化的厚土,農民是農耕文化的創造者。農耕文化蘊含着中國人“天人合一”世界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價值觀以及“和諧守則”人生觀,體現了中國人對時間、空間的最早感知。我們慶祝節日,更能深刻體會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喜看稻菽千重浪,豐收的碩果映襯出鄉親們的生活蒸蒸日上。禮讚豐收中國,致敬辛勤耕耘,秋分時節,又是一幅別樣的好“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