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與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共計11個城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7,100萬人,GDP總量約1.5兆美元,是中國經濟最早對外開放,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透過經濟整合,打造媲美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的城市羣,強化粵港澳合作,並在未來形成以創新爲主的經濟系統和發展模式,強化區域內的互聯互通。

比較一下其他世界三大灣區,可以發現,大灣區的總面積佔了極大的優勢,5.6萬平方公里,幾乎比其他三大灣區的面積總和還要大,人口7,100萬也幾乎是其他三大灣區的總合。

在GDP總量上,除了舊金山灣區外,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與大灣區數字則在伯仲之間,介於1.4~2兆美元之間。但人均GDP則以舊金山灣區的11萬美元奪冠,相較之下,大灣區的兩萬美元則尚有成長的空間。在港區貨運吞吐量上面,大灣區則讓其他灣區看不到車尾燈,貨運集裝箱吞吐量是其他三個灣區總和的4.5倍,達7,000萬標準箱。在產業方面,紐約灣區以金融產業和航運產業爲主。

東京灣區則是鋼鐵、化工、設備、航運和金融。舊金山灣區則受惠於矽谷的崛起,主要在電子產業,生物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大灣區則兼容幷蓄,新舊夾陳。既有金融、航運、博弈產業,也有電子、互聯網產業。但是整體來說,第三產業的佔比,稍嫌不足,僅60%。紐約灣區最高達89%,舊金山灣區與東京灣區都是82%左右。此外,在腹地輻射範圍,人口紅利,勞動力其他條件下,大灣區都顯得特別突出,具備高度發展潛力。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巨大,但是也面臨不同於其他灣區的發展難度。首先其他三大灣區都是以一箇中心城市往外輻射發展。而粵港澳大灣區分別有不同特色的城市羣。香港是金融中心、航運中心,深圳科技中心,東莞是製造業中心。

從好的方面來看,可截長補短,壞的方面來看,可能在發展的過程中誰也不服誰,因此沒有辦法開展綜效。舉金融爲例,香港是國際級的金融中心,但深圳卻是科技產業掛牌的首選,澳門希望扮演特殊金融中心的角色,廣州卻希望在綠色金融上拔得頭籌。如何強化粵港澳大灣區橫向連結,就成爲大灣區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此外,這11個城市卻面臨了兩種制度(姓社或姓資)、三個稅區、三個法系,要如何融合,難度將是前所未有的高,如何調和產業,與調和城市的互補性,強化橫向溝通將是大灣區成功最大的挑戰。

在投資機會方面,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整合過程中,最快且可以實現的目標首推區域內廣東九城與港澳的高度互聯互通,這涉及到公路、鐵路、海空運輸的基礎建設,以及各種通關便利措施;前者以粵、港、澳當地的基礎建設及交通運輸產業爲主要受惠者,後者則有望朝「數位海關」的方向發展,運用AI爲基礎的影像辨識系統,自動識別車輛牌照、貨物標籤、跨境人員身分等,實現無紙化及無遲滯的通關流程,未來亦可能進一步推廣至中國全境。大陸相關的半導體、IP設計、伺服器等產業鏈與公司均有望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