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時代要讀建中有多難?網曝殘酷「倒扣制度」:每科錯1題就再見

一位網友發現,若要考上建中、北一女等第一志願,會考的容錯題數都不多,想知道過去聯考時期是否也這麼競爭。圖爲臺北市立建國中學。本報資料照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於19日落幕,考題難易度及考試製度也成爲網友熱議話題之一。近日一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觀察歷年會考的級距對照表,考生若想拿到A++,容錯題數大部分都在5題以下,令他訝異「要幾乎全對才能考上建中嗎?」。原PO好奇過去實施聯考時,是否同樣這麼競爭?

有網友認爲過去聯考、基測時代競爭更激烈,「30年前北聯錄取率不到30%,一堆人只能去私立或者五專」、「民國八十五年,能考上公立高中職已經算是同年齡臺灣人智力領先羣,至少是前40%」、「我那年高中錄取率好像20%吧,大學35到40%」、「基測如果每科平均錯各一題就掰了,集中在某幾科的話,可能6到7題都還有機會」、「七年級生根本地獄模式,最慘的是畢業後再一起搶工作」、「北聯700分時代,建中沒620根本上不去」、「以前全部加起來錯超過5題就上不了建中了」。

有人則指出「考試製度」是造成基測、聯考難度高的原因之一,「以前還有倒扣」、「以前有最低分數限制,低分不能念,分數很差的只能去念私立」、「聯考時代選擇題有複選題,選錯倒扣。各科還有填充題,甚至計算題」、「量尺計分超爛的,5科各錯1題,跟4科全對、剩下1科錯5題,後者分數還比較高」、「考到最後都是在拚全對,因爲錯第1題分數扣最重」。

還有人分析其他原因,「以前學校少,考的人又多」、「過去資源不發達,不像現在有網路,以前理化老師上去就隨便教一教,沒錢補習的考試根本當砲灰」、「以前題目難啊,像現在自然科根本沒任何計算題,題目也只靠一堆文字跟圖在包裝,考的已經不是本科知識,是在考閱讀誰看懂題目誰就贏了」。

不過也有網友說明會考和過去考試製度的差別,認爲各有困難之處,「改制後等第區間變大,多了一卡車比序,不能純比成績,不然全對的或錯一題的太多,總要有人淘汰」、「聯考就純考試比拚,現在不是」、「以前是看總分,可以用強科補弱科,現在不行」。

而根據國中教育會考全國試務會所公告之行事曆,本次會考將於6月4日的19:00後公佈答對題數與等級對照表、6月7日寄發國中教育會考成績通知單 ,並於當天早上8:00至6月14日17:00開放網路成績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