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痛如遭電擊麻木 動脈嚴重壓迫三叉神經作怪

54歲林姓男子長年來飽受臉部三叉神經痛折磨,近半年更嚴重到無法飲食、刷牙,連說話都感到劇烈疼痛,就醫發現原來是小腦內的脊椎動脈嚴重壓迫三叉神經,手術順利改善。

人體總共有12對腦神經,臺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三叉神經是其中的1對混合神經,既含有能夠控制咀嚼肌的運動神經,同時也有收集小腦及面部資訊的感覺神經。

徐賢達解釋,三叉神經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有3條分支,分別爲分佈在前額區塊的眼神經支、臉頰區塊的上齶神經支以及下巴區塊的下齶神經支。

導致三叉神經痛的主要原因,徐賢達說,包括年齡增長造成的血管硬化壓迫、腫瘤增生與病毒感染等,其中以第2、3分支疼痛最爲常見,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羣;三叉神經痛通常只會出現於單側,輕觸、冷風吹拂或臉部運動都會使臉頰及上下齶出現如針刺刀割等突然劇痛。

例如他最近收治的林姓患者,5年來因三叉神經痛長期仰賴藥物治療,近半年因面部右側與牙齦區域的間歇性疼痛加劇,且出現如電擊般的麻木感,無法自行飲食、刷牙,甚至連說話都感到劇烈疼痛,

徐賢達表示,三叉神經痛並不會造成其他併發症,但容易因疼痛加劇而影響病人生活品質,臨牀一般會以藥物治療爲首選,適用於患有多重共病或醫師評估不適合開刀的族羣;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就需要考慮外科手術介入,如神經阻斷燒灼手術、顯微血管減壓手術等。

他提醒,由於人類口腔的感覺也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三叉神經痛初期症狀與牙痛痛感相同,民衆若自覺疼痛範圍擴及臉頰、上下齶等區域,或是經牙醫治療仍未改善,建議至神經科做進一步檢查,避免導致疼痛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