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手機制造轉移加劇,明年iPhone或有1/4印度造

智東西編譯 汪越編輯 漠影

智東西12月9日報道,據《連線》雜誌報道,到2025年,四分之一的iPhone可能將在中國以外生產,印度成爲最有可能的生產基地。作爲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印度擁有數億潛在客戶,三星和中國品牌已在此展開激烈競爭。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印度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已從2020年第三季度的192美元上漲至2024年同期的293美元。蘋果的市場份額在2023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間增長了近60%,這一增長部分得益於其推出的較爲親民的老款iPhone。

此外,Vivo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已達到15.8%,成功超越三星;總部位於倫敦的手機品牌Nothing,也憑藉Phone 2(a)的成功,在印度實現了驚人的567%的同比增長。

雖然印度在智能手機制造上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但生產環節的轉移並非易事,手機組裝和核心部件的製造複雜度截然不同。製造業的轉移,尤其是芯片生產,仍然受到技術和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制約。

一、印度高端手機崛起:蘋果市場份額增60%,Nothing同比增長567%

與美國和英國市場的飽和不同,印度的智能手機市場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在西方國家,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接近90%,幾乎沒有增長空間。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印度有望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未來將擁有數億潛在客戶等待轉化。

IDC印度設備研究副總裁Navkendar Singh說:“沒有其他市場像印度這樣,約50%的人口仍未擁有智能手機,約有五億人沒有智能手機。因此,印度市場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根據IDC的數據,到2024年第三季度,Vivo佔據了印度手機市場15.8%的份額,成功超越三星,成爲市場的領先者。Vivo並非新品牌,早在2018年,根據Canalys的數據,Vivo就已成爲印度的第三大手機品牌。

Vivo、Oppo、一加手機和真我手機等均隸屬於步步高集團,這些品牌逐步改變了印度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是推動2024年印度手機市場格局變化的關鍵力量。

▲Vivo憑藉X60等手機在印度取得了巨大成功(圖源:VIVO)

如今,隨着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需求提升,印度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消費者對於高價手機的接受度和購買力也逐步提高。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印度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已從2020年第三季度的192美元上漲至2024年同期的293美元。

這一趨勢爲蘋果在印度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根據IDC的數據,從2023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蘋果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增長了近60%。這一增長也得益於蘋果在印度推出的較爲親民的老款iPhone,估計這款老款產品每年佔iPhone總銷量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這也有助於解釋爲何一加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在2024年同比下降了近40%,以及Realme等中端品牌也面臨着市場份額的下滑。同樣,三星在2024年的市場份額也同比下降了近20%。

這一變化意味着印度市場逐漸接近西方市場的特點。印度市場不再是一個停滯不前的市場,當三星高估其A系列產品的競爭力時,或其他品牌推出的產品較弱,都會直接影響其市場表現。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總部位於倫敦的手機品牌Nothing。這家公司今年早些時候成爲印度增長最快的手機品牌,且已經在當地開始生產手機。Nothing憑藉Phone 2(a)的成功,在印度實現了顯著的增長。

前一加手機聯合創始人、現Nothing首席執行官裴宇說:“Nothing在印度的同比增長達到了567%,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Phone 2(a)的推動。這表明長期處於停滯的市場對於創新有着強烈的需求。”

▲受Phone 2(a)銷售的推動,Nothing在印度取得了巨大的增長(圖源:《連線》雜誌)

二、蘋果、三星代工廠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

蘋果與長期合作伙伴富士康合作,將iPhone 15的生產引入印度,這一舉措被視爲爲iPhone 16系列生產流程的試點準備。到今年,iPhone 16系列的所有機型中,部分生產工作已經在印度完成,包括旗艦型號iPhone 16 Pro Max。

根據摩根大通的預測,至2025年,全球約25%的iPhone將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生產,而這一比例在當時僅爲5%。截至2024財年末,印度製造的iPhone已價值約140億美元,佔全球總產值的14%。

與三星相比,蘋果在印度的生產佈局目前仍比較零散。三星於2018年在印度北方邦的諾伊達建立了一座大型手機制造工廠,曾被譽爲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廠,但此後這一頭銜便未再有人繼承。

2019年,三星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最後一家工廠,轉而將絕大部分手機生產轉移到印度、越南和韓國。不過,三星並未完全脫離中國生產,三星仍與中國的聯合開發製造商(JDM)合作,生產一部分低端機型。根據The Elec的報告數據,到2025年,JDM製造將佔三星產量的24%。

▲三星Galaxy S24 Ultra(圖源:《連線》雜誌)

簡單地將所有手機制造基地從中國轉移到印度的想法過於簡化。手機組裝與各類組件的生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後者通常要比前者更加複雜和困難。

三、核心芯片製造轉移幾乎不可能

手機制造的複雜性,尤其是芯片製造的挑戰,可以通過了解CPU的生產過程來進一步說明,爲什麼將生產迅速轉移到印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大多數手機制造商並不設計自己的處理器。安卓手機通常配備來自高通、MediaTek或Unisoc等公司的SoC(片上系統)處理器。然而,即便是這些公司也不實際生產芯片,它們僅負責設計,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公司被稱爲“無晶圓廠”(fabless)公司的原因。

三星是一個關鍵的例外,它不僅擁有代工廠,還運營着自己的芯片製造部門。然而,三星的高端手機仍主要依賴高通的芯片組,這反映出芯片製造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

在目前的半導體行業,幾乎所有先進芯片的生產都離不開臺積電。估計全球約90%的先進芯片由臺積電生產。

例如,蘋果的M4和A16處理器由臺積電製造;英偉達RTX 4090顯卡的核心芯片也來自臺積電;此外,臺積電還爲特斯拉的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提供芯片。雖然英特爾也有自己的代工業務(但在2022年和2023年虧損122億美元后,英特爾的代工部門於2024年獨立爲一個新部門),但其PC CPU依然由臺積電生產。

臺積電自1987年成立以來,便確立了現代代工廠的概念,成爲全球半導體制造的領頭羊,製造由他人設計的半導體產品。如今,臺積電已經成爲全球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目前,還沒有簡單的“將製造業轉移到印度”的解決方案。未來幾年,全球化商業的韌性將經受考驗,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政治緊張局勢。

結語:手機組裝易轉移,但芯片生產優勢還在中國

當前,智能手機行業面臨兩個主要問題:一方面,市場增長放緩;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手機中新增功能,尤其是AI技術的關注度有限。

在這一背景下,印度市場的崛起成爲全球手機行業的一個重要趨勢。無論是蘋果的快速增長,還是Vivo和新興品牌Nothing的崛起,都表明印度市場對智能手機的需求持續增加,特別是高端手機的接受度和購買力正在逐步提升。

手機組裝可以相對容易地轉移到印度等地區,但核心技術,特別是芯片生產的轉移,卻遠比組裝複雜。臺積電作爲全球半導體制造的巨頭,控制着全球90%的先進芯片市場,其技術優勢和生產能力幾乎無可替代。

來源:《連線》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