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國家,還能合體參加奧運會?
世博會申辦慘案剛過去8個月,韓國人再次在世界舞臺上嚐到了恥辱的滋味。
在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現場播報把韓國的國名念成了朝鮮(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雖然兩國英文名的後半部分都相同,但韓國既沒有Democratic也沒有People,因此奧組委被世人笑話、被韓國人怒斥就非常合理了。
作爲韓國銷售量最大的報紙,《朝鮮日報》率先發難,表示“法語和英語解說都出現了同樣的錯誤,不僅是對韓國國名的混淆,更是對韓國曆史文化的漠視,這是歷史級別的事故。”
讓韓國人破防的是,類似的錯誤一再出現。韓國首金選手英文名被拼錯,美媒的獎牌榜上韓國國旗變成了南非國旗,澳媒的獎牌榜上韓國國旗變成了中國國旗,法國電視臺還把韓國國旗中間的太極圓變成了日本國旗的紅心圓(不過這次烏龍其實是發生在去年底)......
懷疑自己被針對的韓國網友,甚至從奧委會的一張照片中看出了問題:爲什麼只有我們的國旗被虛化了?
連奧運會旗都能掛反,指望鬆弛成草臺班子的法國人規避低級失誤幾乎不可能,而且朝鮮和韓國本就同源(甚至有人管他們叫‘北韓’和‘南朝鮮’,要是讓韓國人聽到,憤怒值估計更高)。
更何況,在國際奧委會看來,他倆本就有攜手參加奧運會、甚至合體出戰的光榮歷史。
2000年的悉尼是朝韓和解的第一站,朝鮮男子柔道教練樸正哲和韓國女籃選手鄭銀順共同舉起白底藍色的“朝鮮半島旗”,率領180名運動員組成的聯合代表團,代表團的英文名字是“Korea”,在兩國共同的民謠《阿里郎》的音樂中走入會場。
雖然兩國代表團的人數差距依然懸殊——韓國運動員和官員多達400人,朝鮮只有61人,但新千年的第一屆奧運會,半個世紀後的大和解,很難有人擋得住這種氛圍。
韓國擊劍運動員金英浩說:“希望這能讓朝韓雙方組建一支統一的代表隊參加下屆奧運會。”事後來看,這個想法還是太奢望了。
鄭銀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簡直要哭了,這太幸福了。”
可以理解這種感動,畢竟破天荒的會談剛結束,所有人都覺得歷史的車輪終於開始轉動。甚至在進場之前,朝韓兩國選手還能一路同乘大巴,歡聲笑語地一起來到現場。
在冷戰結束十年後,無論是發展經濟的主旋律,還是消除冷戰餘溫的大趨勢,都在推動朝韓兩國靠近彼此。
2000年6月,朝韓兩國領導人歷史性地舉行會面,簽署了推動統一、增強合作的《南北共同宣言》,時隔15年首次舉行離散家屬團聚活動,雖然只有短短2天,也足以打破歷史的第一塊堅冰。
在此基礎上,以薩馬蘭奇爲代表的國際奧委會順水推舟,促使兩國攜手步入奧運會場。44年來,這是兩個分裂國家首次共同入場,上一次奧運場上的和解還要追溯到1956年的墨爾本,當時的東德和西德選手也創造了奧運史上的奇蹟。
巧合的是,時隔近半個世紀,奧運大團結的感人一幕再次在澳洲上演。
除了朝韓團結之外,悉尼奧運會還貢獻了不少名場面:克羅地亞聯邦和波黑在結束戰爭5年後首次聯合參賽;4名東帝汶選手在1999年脫離印尼獨立後首次參賽;澳大利亞原住民凱西-弗里曼在水中點燃聖火......儼然一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情景。
其實早在1991年,朝韓兩國就組過聯軍,參加過世乒賽和足球世青賽(朝韓乒乓聯軍的實力頗爲強悍,李粉姬、玄靜和、俞順福等選手都有世界級的水平,在女團單項上擊敗了中國隊;足球則在世青賽上殺入了八強,倒在了巴西腳下),但在奧運會上共同登場還是第一次。
從此,朝韓兩國以奧運爲橋,釋放出更多的友好信號。
2002年,釜山亞運會的一部分聖火就在朝鮮採集,另一部分則源自韓國濟州島,兩地聖火合二爲一,再造一段佳話。在釜山亞運會和大邱大運會上,朝鮮還派出啦啦隊奔赴韓國爲主隊加油。
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的朝鮮助威團
到2004年和2006年,韓國和朝鮮奧委會再次達成一致,在雅典奧運會和都靈冬奧會上共同進場。
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不同的是,2004年朝鮮和韓國運動員穿着不同顏色的制服
雅典奧運的半島代表團同樣以白底藍色的半島旗幟爲先導,韓國女排選手具怋正和朝鮮男籃選手金成浩共同舉旗,更讓世人看到了長期和平的曙光。
時任奧委會主席羅格就表示:“這次聯合入場表明體育可以促進團結與和平,看到兩國奧委會用如此直白的方式將奧林匹克價值觀付諸實踐,真是一件大好事。”
可惜的是,自1992年至今,朝鮮恰好就只有2000和2004這兩屆夏奧會沒拿到金牌。
雅典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張怡寧金牌,金香美(朝鮮)銀牌,金暻娥(韓國)銅牌
更可惜的是,從2007年開始,半島局勢再度惡化:2009年,朝鮮廢除雙邊協議,第二年,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衝突爆發,朝韓關係迅速降到冰點。
直到2018年1月1日,金正恩在發表新年賀詞時表示,朝鮮有意參加平昌冬奧會,朝韓當局可以就此進行緊急會談。韓國政府做出了積極迴應,兩國才重新聯繫在了一起。
於是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再次成爲朝鮮半島步入春天的絕好舞臺。朝韓雙方就向國際奧委會傳出消息——韓國女子冰球隊將納入12名朝鮮女球員,組成朝韓女子冰球聯隊。
就算在奧運歷史上,這種情景也不多見,身爲韓國人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直言:“聯大已經通過了多個奧林匹克和平決議,但沒有一個決議的重要性能和這次相比。”
時任奧委會委員奧利維如釋重負:“直到最後一刻,緊張情緒依然存在,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當一切都敲定之後,我們都鬆了口氣,冬奧終於能開始了。”
沒人見過這種陣仗,朝韓兩國都是第一次吃螃蟹,韓國歸化的冰球選手蘭迪-格里芬更是如此:“我們剛見面的時候,就像新生入學那樣。”兩國選手雖然都說同一種語言,但口音和方言還是有很大區別,更別提這支隊伍的主教練——美國人薩拉-穆雷了。
但同文同種的她們還是盡力克服了種種障礙,其中還包括來自韓國內部的壓力。五萬多人在網上聯合請願,反對爲了政治活動而犧牲運動員的生涯。一名被擠出隊伍的韓裔加拿大球員發了一篇長文,對朝鮮球員的加入表示非常不滿,但很快就刪除了帖子。
而韓國官方則有自己的說法:“他們想顛覆平昌冬奧會正在推進和平進程這一事實,那些爲放棄名額的選手打抱不平的人,之前都不知道冰球是什麼。”
不管怎樣,半島聯隊成了冬奧會的大明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首場比賽的6000張門票早早售罄,奧委會主席巴赫、文在寅和金永南都來到了現場。
到場的還有139名朝鮮姑娘組成的啦啦隊,她們整齊的吶喊聲甚至帶動了其他韓國觀衆,一時間整個場館都充滿了“我們贏”的吶喊聲。
比賽結束後,朝韓一家親的氛圍高漲到了極點。賽場響起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主題歌《手拉手》,而在比賽期間高呼“我們贏”的朝鮮啦啦隊也喊起了“我們是一家人(We are one)”的口號。
這一幕感動了幾乎所有人,在後續的比賽中,每當這支隊伍出現,冰球中心必然人山人海,觀衆們高舉着“我們是一家人”的橫幅,揮舞着白底藍色的半島旗幟,向朝韓兩國的姑娘們助威。
奧林匹克精神在此刻具象化,讓現場的朝鮮人和韓國人超越了勝負、對抗、國別和政治,在冬奧會這片短暫的時空交匯處,體驗到了單純的崇高和團結的美好。
最後,朝韓聯隊三戰盡墨,墊底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