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閉幕 恢復兩岸大交流可期

(圖/新華社)

大陸14屆人大一次會議13日閉幕,這是繼20大習近平確認爲第三任總書記後,再次定錨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位一體」的大會。從人事安排、機構改革及高層談話側重點來看,經濟、國安及涉臺無疑是未來5年重中之重,也成爲習近平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股肱。

人事安排是本屆兩會最大看點。習安排親近人士掌經濟,如2004年習主政浙江的省委秘書長李強出任國務院總理;2007年主政上海的市委秘書長丁薛祥出任常務副總理;1985年主政廈門時任財政局長的何立峰爲主管經濟的副總理。「鐵三角」掌國務院,等同和財經委「兩塊招牌,一班人馬」,延續2013年習及號稱「中國新經濟計劃總設計師」的劉鶴確立的經濟路線。

習近平曾說「劉鶴對我很重要」,因劉鶴是「供給側改革」的幕後策士,降低產能及刺激市場活力正是習青睞的經濟主張,也必然是施政重點。只不過完成「頂層設計」後,就看未來怎麼執行。李強13日在總理記者會上談經濟信心十足,但面對今年1158萬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呼籲民企發揮「4千精神」,在在顯示壓力不容小覷。

強化國安也是本屆會議焦點,除俄烏戰爭外,美國不斷推「以臺製華」是北京必然因應的主因。中共20大提91次「安全」,兩會前外媒曾稱國安、公安將整併爲「內務委員會」雖未實現,但爲因應百年變局,新任國安部長陳一新、公安部長王小洪、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也組成了國安「鐵三角」,「信得過」的盟友將爲習扮演好國安守門人角色。

「兩會」前,大陸各地國防動員辦公室紛紛掛牌,機構改革組建數據局,兩者皆併入國家發改委管轄,有外媒認爲是打造戰時體制。不管是否屬實,但會議期間人大修改《立法法》草案增設「緊急情況」條款,言明「立法機構在緊急情況下可不遵守『三審』程序,快速修改立法」,卻令外界產生聯想。

最後,兩岸關係更是重中之重。涉臺今年或有較大作爲,從國臺辦新主任宋濤年初迄今多項積極行動可知。尤其兩會期間宋濤會見高雄里長參訪團,其中不乏民進黨籍者,顯示新一代「知臺派」勇於和綠營接觸,瞭解獨派想法和意見。

習近平在「兩會」閉幕上說「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統一進程。」20大提出《對臺總體方略》後,「統一」已非口號,而是紮紮實實的任務。新任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說,「大陸已進一步掌握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權。」所謂戰略主動,重點在促統促融,預料年內推出更多惠臺措施,吸引臺商登陸、臺青就業就讀,藉此恢復兩岸「大交流」的前景可期。(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