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慶鬆接任臺北電影節主席 導演易智言「主動卸下4年職務」

記者蕭采薇/臺北報導

走過艱難的去年,邁入第27屆的臺北電影節26日宣佈,由資深剪接師廖慶鬆將接任導演易智言成爲新一屆主席。廖慶鬆以「花該開就要開」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示這是一項必須接受的挑戰,他將帶着責任心及專業知識,積極培育新一代電影創作者,以「跳脫設定,擁抱新觀點」的態度,與臺北電影節並肩爲臺灣電影做出更多貢獻。

▲廖慶鬆接任臺北電影節主席,打造「鼓勵國片的場域」。(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廖慶鬆爲臺灣資深剪輯師,從影40餘年,至今已剪接超過上百部電影作品,首部剪接作品《汪洋中的一條船》即入圍金馬獎最佳剪輯,知名剪接作品包含《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刺客聶隱娘》等。此外,也曾和臺灣多位知名導演合作,如侯孝賢、楊德昌、萬仁、柯一正等,共同掀起臺灣電影新浪潮,被稱爲「臺灣新電影褓母」。

廖慶鬆與臺北電影節淵源深厚,曾任「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以及「新導演長片工作坊」顧問導師。談及未來展望,廖慶鬆期盼臺北電影節能夠成爲「鼓勵臺灣國片的場域」,不僅專注於新一代電影創作者的培育,更要支持導演、演員及幕後工作人員的發展。

廖慶鬆表示,臺灣電影的創新與成長需要不斷引進新血,而影展應當肩負起此一責任,爲臺灣電影提供助力。此外,他也呼籲年輕影視工作者「直面挑戰」,享受創作的同時,再挖掘更多新視角與可能性。

主動卸下主席一職的易智言表示,傳承是一項必要與必然的過程。在他任職的4年內,無論是對影展的體制,還是對年輕電影人的認識,都讓他收穫頗多,透過臺北電影節看見影視新銳們無限的創意和勇氣,對他而言是一段難得的寶貴經驗。他期望臺北電影節能持續抱持着「叛逆、質問、挑戰」的精神,透過更多的國際交流,促進臺灣與世界電影界的對話,併爲新導演們提供更多的機會。

2025第27屆臺北電影節將於6月20日至7月5日舉辦,臺北電影獎及會外賽入圍名單于5月15日公佈,國際新導演競賽入圍名單于5月中上旬公佈,頒獎典禮於7月5日中山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