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購物:搜尋比價成網購常態
LINE購物
國內疫情雖然趨緩,但經過疫情洗禮,民衆消費習慣已經改變,且「搜尋比價」已經成爲常態。據LINE購物統計,與三級警戒之前相比,民衆搜尋次數成長超過四成,每位用戶下單結帳前,平均歷經多達六次搜尋,且時常進行搜尋比價的用戶,其消費貢獻度爲其他用戶平均兩倍以上。
第四季向爲零售產業旺季,今年受到疫情洗禮,許多人的消費行爲移轉到網路上,LINE臺灣電商事業部資深副總顧昌欣指出,臺灣民衆網購前習慣先搜尋比價,成爲「網購新常態」,也是電商產業的重要趨勢。
以LINE購物來說,2018年服務上線以來,透過搜尋比價、導購回饋的核心服務成爲臺灣用戶網購新選擇。資策會MIC先前調查報告則顯示,網友獲取資訊的管道產生變化,可觀察到LINE傳播影響力的上升,從2019年網友前五大獲取資訊的管道可看出,依序爲「購物網站」、「Google搜尋」、「Facebook」、「比價網站」與「Line」,其中Line從2017年12.3%成長至2019年18.9%,相反的,入口網站傳播影響力卻逐年下降,跌出獲取管道的前五名外。
此外,在LINE購物進行搜尋的用戶,有七成仍以「品牌、商店名稱」爲搜尋關鍵字,其他三成的用戶直接搜尋商品名稱,顯示品牌形象與熟悉程度對消費者而言,仍爲網購時的重要考量。
以年齡層區分的話,LINE購物觀察,15歲~19歲消費者堪稱「比價達人」在預算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往往花費較多的時間搜尋商品及比價,確保筆筆消費都是最優惠。而30歲~34歲的用戶,雖然搜尋次數低,其平均客單價則是各年齡層中最高的,普遍對於單價較高的商品擁有更高的接受度。
至於35歲~39歲的用戶,不僅預算充足且購物意願高,整體帶來的消費貢獻最爲可觀。
若再以性別區分,LINE購物表示,女性用戶在搜尋比價後,結帳訂單數高於男性的二倍;而男性用戶的結帳總金額則高於女性的二倍,顯性女性用戶仍持續主導網購銷售成長,而男性族羣即使購物次數少,但消費單價確高於女性,具備相對較高的含金量,也是網購市場的另一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