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匠人張偉潮:爲每個龍頭注入精氣神

龍,在無數中國人心中,是神聖的圖騰。但在廣東的許多村落裡,龍,就在他們的生活裡,既威嚴有加又親切活潑。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前後,廣東的河面上,處處可見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在當地,賽龍舟又叫“扒龍船”,各村之間,會舉辦激烈的龍舟競渡比賽,河道上百舸爭流、千龍齊發,河岸上鑼鼓喧天、人頭攢動,場景蔚爲大觀。

在龍舟競渡之間,人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南粵多游龍,家家有不同,龍舟是一個村落最重要的門面,大多爲手工製作,做工精細、用料考究。龍舟匠人,便是龍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張偉潮,便是一位80後龍舟匠人,在他位於廣州市黃埔區下山村的工作室裡,擺滿了龍頭、龍舟、龍尾,還有刨刀、鑿刀、鋸子、銼子等木刻工具。

從選木、開料、勾畫、雕刻到打磨、拋光、裱漆,許多龍舟的製作全都由龍舟匠人手工完成,雕琢之間,圓瞪的龍眼逐漸突顯,蒼勁的鬚髯張揚如旗幟,似乎要活了過來。

在張偉潮的工作室裡,最爲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個個高昂的龍頭。它們看起來威武有勁,盡顯龍的威嚴與生氣。

“龍頭設計是最難的,圖紙花最多的心思”,儘管張偉潮已經跟龍舟打交道十餘年,每一次的圖紙,他仍然會構思許久。

對於龍舟隊來說,龍頭便是龍舟的靈魂,它聳立在龍舟上,是一個形象展示的標杆,也代表着一個村子的精氣神。張偉潮每接到一個訂單,往往會深入當地,着重對每個村子的文化、歷史做功課,將文化歷史傳統融入到龍頭設計中。

在他看來,每一個龍頭都是一個村子的文化圖騰,都有其獨特性,這樣製作出來的龍頭,能夠深化當地人的文化認同,凝聚村落的傳統文化。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偉潮的日常全都跟龍頭、龍舟的製作、翻新和修復有關,但他樂此不疲,不覺枯燥。

張偉潮是土生土長的下沙村人,從小就對龍舟文化耳濡目染,加上父親是一名木匠,家裡都是木料,張偉潮從小便對龍舟有着濃厚的興趣,10歲時就已經可以自己製作龍舟模型。從2009年開始,他辭掉工作,開始專職製作龍舟。

如今,他已經成爲廣東知名的龍舟雕刻匠人,也是這一項目的非遺傳承人,他雕刻的龍頭還被張藝謀導演團隊選中,出現在了冬奧會開幕式24節氣短片中。

從熱愛到職業,如今的張偉潮感覺自己身上更有一份責任。

在堅守傳統之外,張偉潮還在探索着創新之路,比如他會將當代審美融入龍頭龍尾的造型,他還將龍舟製作這一非遺項目帶進校園,通過視頻、直播,讓龍舟文化觸及到更多羣體,“對我來說,播下傳承的種子,就是最大的意義。”

龍舟,承載着匠人們對傳統匠心的熱愛和堅持,也是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認同。

正如茅臺始終傳承古法工藝,用“匠心”釀造“美酒”,以中華傳統文化爲滋養,打造中國特色的酒文化名片,堅持守正創新。

在龍舟雕刻技藝的一筆一劃之間,在龍舟競渡的喧鬧中,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始終貫穿,生生不息,始終昂揚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