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2月CPI轉正 分析指仍未走出通縮陰影

中國官方昨天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由負轉正。分析指出,接下來春節拉動的因素消失,在多行業依舊面臨需求偏弱的情況下,中國尚未走出通縮陰影。

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2月CPI年增率爲0.7%,是2023年9月以來首次正成長。

陸媒第一財經引述多名證券分析師指出,2月CPI表現超預期,除了去年春節在1月、與今年不同之外,假期較熱的出行和文娛活動是主要的推動力。假期過後日常消費能否同樣快速恢復,還需要看居民的就業和收入恢復的情況。

分析說,如果剔除春節影響,物價仍在低位,跟近期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等數據訊號一致,指向當前經濟仍有壓力。未來1至2個月是重要觀察期,看是否有新一輪政策陸續公佈,對居民就業收入恢復和住房價格調整能產生影響。

中國證券報引述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從產業鏈來看,上游工業品價格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傳導而有所回暖,下游價格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需求改善的支撐。但中游冶金、化工、建材、設備製造等行業依舊面臨需求偏弱導致的價格下行壓力。

報導指出,雖然物價出現一定的回升跡象,但春節後食品價格正在較快回落,服務消費也將進入淡季,物價總體仍處於低位運行狀態。宏觀經濟政策加大力度擴內需的空間依然較足,中國央行有可能適時降準降息。

法新社引述品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說,現在斷定中國通貨緊縮已經結束還爲時過早,因爲內需依然相當疲軟,新房銷售也未能趨穩。

中國官方一直否認正在經歷通貨緊縮,然而,中國在疫情後的經濟恢復情況不如預期,居民收入減少,家庭部門消費不如預期,CPI多月處於負成長,從2023年4月起,多名經濟學者就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令人擔憂的通縮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