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功斡旋沙伊復交 美專家:證明中國崛起對拜登政府當頭一棒
中國的角色是沙伊協議最重要的意義,它證明中國是崛起的大國,在中東的這場外交力量展示則是對拜登政府的當頭一棒。(圖/新華社)
北京透過外交斡旋成功地促成了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達成歷史性的復交協議,外界都極爲關切中國在這場談判中扮演的角色。雖然白宮對此事反應冷淡,但是前美國駐聯合國高級官員費爾特曼(Jeffrey Feltman)認爲,中國的角色是沙伊協議最重要的意義,它證明中國是崛起的大國,在中東的這場外交力量展示則是對拜登政府的當頭一棒。
《德國之聲》指出,沙伊協議是否真像是北京方面說的那樣「沒有私利」?美國又如何看待中國這一新角色?《路透》分析認爲,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意外達成恢復外交關係的協議,讓美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包括可能爲制止德黑蘭的核計劃提供解決途徑,並有機會鞏固葉門的停火協議。
不過,報導表示,這項協議還包含一個讓華盛頓官員深感不安的因素——中國在一個美國長期發揮影響力的地區擔任和平斡旋者的角色。
白宮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雖然華盛頓沒有直接參與,但沙烏地阿拉伯向美國官員通報了與伊朗談判的情況。
報導認爲,白宮似乎有意淡化中國在本次事件中的作用,聲稱白宮認爲內部和外部壓力,包括沙烏地有效的威懾力量最終促使德黑蘭來到談判桌上。目前美中關係已經因貿易、間諜活動等問題而變得十分緊張,兩個大國越來越傾向於在世界上遠離自己邊界的地區競爭發揮影響力。
前美國和聯合國高級官員、現任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費爾特曼表示,與6年後重新開設大使館相比,中國的角色是該協議最重要的一方面,「這將被解釋爲對拜登政府的當頭一棒,以及證明中國是崛起的大國,而這種說法可能是準確的」。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政府在東亞最高外交官員拉塞爾(Daniel Russel)表示,中國在促成這項協議中的參與可能會對華盛頓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主動採取行動來協助調解一個與其無關的爭端,在外交談判中起到中間人的角色是不尋常的。
拉塞爾說,「問題是,這是否是未來的趨勢?」「當習近平訪問莫斯科時,這是否是中國在促進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調解的前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沙烏地和伊朗北京對話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在中東地區沒有任何私利,尊重中東國家主人翁地位,反對在中東搞地緣政治競爭,無意也不會去填補所謂『真空』或搞排他小圈子。」《路透》認爲,這顯然是在暗示美國。
《美聯社》則報導稱,在中東地區,中國被視爲一箇中立的參與方,與伊朗、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都有着密切的聯繫。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2月訪問了阿拉伯海灣國家,中國的中東特使也經常到該地區進行訪問。在與同樣是威權國家的俄羅斯協調下,中國一直在穩步削弱美國領導的西方自由秩序,並利用機會,在華盛頓的注意力偏移時採取行動。
然而,北京的參與增加了人們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權力和影響力的認知,這有助於弱化美國在全球事務的敘事觀點,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中心的奧爾特曼(Jon Alterman)表示,「中國傳遞的不太明顯的信息是,雖然美國是海灣地區的絕對軍事力量,但中國是一個強大且有力的外交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