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帶路戰略」面臨外部壓力 學者:習近平仍會續推
「中國『帶路戰略』十年總檢討」座談會19日在臺北舉行,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由左至右)、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前駐美大使高碩泰、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兼院長田弘茂、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範世平、臺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暨永續長李鎮宇出席討論。(朱紹聖攝)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左)表示,在「內部壓力不在意,外部壓力不介意」的非民主國家特質下,只要習近平繼續執政,大陸就會繼續推動帶路政策。(朱紹聖攝)
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達10年時間,多位專家學者指出,「帶路戰略」目標遊離多變,並未達成最初設定的各項目標,但在其國內區域發展、能源戰略與內部宣傳上初步有一定成效。儘管該戰略的經濟效益面臨俄烏戰爭等外部壓力影響,但只要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繼續執政,北京就會繼續推動帶路政策。
由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主辦「中國『帶路戰略』十年總檢討」座談會19日在臺北舉行,由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兼院長田弘茂開幕致辭,其後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前駐美大使高碩泰主持第一場次,從「國際戰略層面」討論大陸「帶路戰略」10年總檢討。
臺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暨永續長李鎮宇指出,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的三大經濟戰略目的,分別爲擺脫西方制定的規則,從「規則接受者」轉型爲「規則制定者」;藉由「走出去」的投資戰略,發展出以大陸爲首的「新雁行」體系;擴展人民幣國際化空間。
但李鎮宇直言,過去10年,從數字上看不出中國大陸的投資有拉擡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其所帶來的移工、工程師無法對當地創造就業機會與利潤,打造「新雁行」體系完全失敗。而人民幣無法自由流通,要在帶路地區產生國際化的難度非常高,效果極爲有限,成爲規則制定者有一大段路要走。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則從美國政府的角度觀察指,拜登政府延續川普時期推動的「藍點網絡」(Blue Dot Network)計劃,擴大成爲七大工業國(G7)立「全球基礎設施暨投資夥伴關係」(PGII),於2027年前集資600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若能實際到位,將是中國10年來實際投入「一帶一路」建設基金的1倍。
林正義認爲,隨着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遲緩,加上中國大陸對海外投資的資金自2018年以來已持續枯竭,對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關注不可能一如過去。相較而言,拜登與G7的集資才真正要開始落實。美中兩國不僅在傳統國際安全建構上,連對全球基礎設施的援助,呈現「兩套標準」與「兩個集團」卻愈來愈明顯。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爬梳中共官方文件與習近平演講內容指,一帶一路的一團迷霧在於,從2016年起,一帶一路講成績的方式便替換爲與外國簽了多少文件、借給外國多少錢等,完全迴避了具體的輸出多少過剩產能、獲取多少天然資源、透過重塑經濟貿易方式來改變國際規則的績效報告。
董立文更直指2023年的一帶一路白皮書,目標改成「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且變成世界追求開放、綠色、廉潔、公平、正義、發展、幸福的萬靈丹,其中提出更多含混的數據,沒看到文件的詳細內容圖表,更不知「小而美」項目意涵爲何,他對此批評「政策目標遊離多變」。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則指出,中共自己認爲,經濟發展的區域不平等,會帶來民族矛盾和維穩壓力。而一帶一路與其說是中國大陸的對外政策,不如說是發展其西部區域的「內太空」。同時,其對中國大陸迴避海路風險,保障能源輸入安全,還是有一定助益,對內部宣傳也有一定效果。
張國城表示,「一帶一路」陸上經濟帶的最重要載體是「中歐班列」,但在俄烏戰爭爆發、西方對俄國實施制裁和禁運後,中歐班列中長期內都會面臨「空櫃」,及物流不暢、貿易結算困難等問題,將影響一帶一路的經濟效益。但在「內部壓力不在意,外部壓力不介意」的非民主國家特質下,只要習近平繼續執政,大陸就會繼續推動帶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