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鋒:危機期間匯率應貶值 未來升值壓力大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

本站 財經6月28日訊 G20多倫多峰會昨日閉幕,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今日做客本站財經時表示,危機期間人民幣盯住美元的策略並不是十分妥當,假若當時使得匯率下跌,當前面臨的壓力會小很多。

新匯改符合新階段發展需求

G20前夕,中國人民銀行重啓匯率改革,盧鋒給予了積極的評價。他說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經歷了好幾個階段,這次調整跟2005年相比沒有本質變化,“供求基礎、一攬子貨幣、區間浮動”,跟1994年的大框架也是接近的。他同時認爲這次調整代表了新發展階段的需求。

盧鋒表示,匯改可以追溯到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計劃經濟時期實行的是固定的、高估的匯率,經過十多年持續、艱難的改革,1994年對於匯率高估的弊端和帶來的問題逐漸形成了共識,形成了所謂單一的盯住“一攬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而後1998年發生了變化,因爲危機,人民幣匯率重新掛住美元;然後最新的改革又是從2003年到現在。

盧鋒認爲,在過去七八年討論中,更多人越來越重視匯率,除了對外層面的因素之外,也因爲其對國內經濟的調整,對國內經濟有序發展、均衡發展的調節功能。

“總體來講,中國越來越認識到匯率調整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對於調整結構、調整外貿失衡,對於中國儲蓄安排的合理化,對於國民的福利等的重大作用。”

人民幣匯率低估區間難以計算

盧鋒認爲,並不能很準確地估計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了多少,因爲現在並不是一個很均衡的市場,最終還是要回到“以供求關係爲基礎”的尺度上來。

盧鋒說,均衡匯率,從國際經濟學的討論來講,並沒有一個令人信服大家公認的標準,一些很權威的專家提出了40%或30%的估計,但從技術上是有問題的。

“人民幣是否就是一個均衡的水平,我個人認爲確實也存在探討的空間,一個簡單的觀察,咱們是一個單邊市,在這樣的匯率下,最後在這個市場上,除了滿足進口的需要以外,市場主體不願意在這個價格下持有美元,這就說明了這個市場還不是一個很均衡的市場。”

匯改促進中國競爭力更健康發展

盧鋒說,人民幣匯改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調節了供求關係,對所謂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造成了一定衝擊,但它會促進中國的競爭力在更加健康、均衡的格局下發展。

盧鋒說,匯率就是一個相對價格,相對價格調整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生產力提高了,如果其它條件不變,它的競爭力就會增長,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增長可能也是過猶不及,需要有一個價格來調節。

未來人民幣升值壓力仍然較大

盧鋒指出,儘管當前中國通過推動匯改使得外界壓力減少,但是世界經濟復甦以後貿易順差的變化或是國外逆差的變化,比如美國經濟的復甦會帶來它貿易逆差的復甦,或者中國在經濟復甦過程中貿易順差越來越快的增長,中國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面臨危機前升值的壓力。在他看來,短期來講,央行重啓匯率的改革效果非常好,但是長期壓力依然存在。

有管理的匯率制度應繼續堅持較長一段時間

對於下一步的匯率改革,盧鋒認爲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是正確的,也可以管很長一個時期。他指出應該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匯率走向。他認爲政府還是可以起一定作用,“央行或有關部門可以確定一個量的干預,現在基本是區間干預”。他解釋到,比如央行每年買進外匯或賣出外匯確定一個上線,1000億美元或2000億美元,並在這個上線基礎上完全讓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匯率。

下一頁:文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