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政策轉折點已現 2022聚焦穩增長

在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不變的情況下,12月的一年期LPR仍然迎來了2020年4月以來的首次下調,主因是7月和12月的兩次降準,有助於降低銀行整體融資成本。惟房貸利率主要參考的是5年期LPR,並沒有同步下調,市場情緒因而未轉向全面樂觀,反而擔憂政府雖已開始溫和放寬房地產相關政策,卻持續堅守房住不炒的底線。由此可見,現階段的政策不夠積極,尚不足以重建市場脆弱的信心。

以相關數據來看,11月房地產活動與上年同期相比,跌幅雖有所收斂,但仍相當疲弱。房地產銷售、新開工和投資,分別下滑14%、21%和4.3%,其中銷售已連續五個月負增長,投資則連續三個月負增長(剔除疫情影響,開發投資上次負增長髮生在2015年8月,連續五個月負增長)。政策調整雖有利基本面趨穩,但因力度相對溫和,加上政策發酵需要時間,短期僅能防範系統性風險。在可預見的未來,房地產對經濟向下的拖累仍將持續。

其次,2020年中以來,拉動經濟增長重要動能-強勁的出口,逐漸面臨增長正常化和高基數效應。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在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分別爲28%和19.5%,顯著高於過往平均水平,主因是大陸供應鏈在疫情期間相對穩定。但隨着其他國家疫情受控,訂單迴流趨勢將難以逆轉。

筆者認爲,政策可以重點着力之處,還是要回到基建投資。事實上,財政部已宣佈,將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人民幣(下同)1.46兆元,此金額相當於2021年度的40%。此2022年第一季預定發行使用的額度,大幅高於2021年同期僅260億元的水準。專項債發行節奏的加快加大,將對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穩定作用。

2021年對中港股市來說,面臨的壓力大於機會,包括網際網路、教育、醫藥、地產等產業鏈都經歷監管政策劇烈變化,導致短期業績承壓及長期投資邏輯遭到顛覆。表現最好的板塊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半導體產業鏈,原因在於享有政策支持,加上短期兌現的業績高增長,支撐其貫穿全年的結構性行情。

從經濟走勢來看,2021年經過第一季的強勁增長之後,二、三季逐步回落至弱復甦,接下來由於對部分行業監管力度過大、疫情反覆、能源與電力供應不足、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出現違約風險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幾乎形成失速風險。此外,由於全球原物料價格飆高,更導致階段性PPI達歷史峰值,對貨幣政策形成制約。

隨着原物料價格從高點開始回落之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目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後,短期經濟雖尚屬疲弱,但基本上已重回平穩運轉。接下來,穩增長政策基調一旦確立,流動性可望有邊際性改善,資本市場的表現將值得期待。

展望2022年,除與經濟復甦息息相關的順週期板塊、疫情復甦股外,碳中和相關的新能源與電力電網、引領全球的電動車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半導體和硬核科技、高端製造、數位化與網路等,均是投資人可關注的趨勢。總之,短期內市場信心雖仍相對脆弱,需要時間平復,但政策轉折點已現,流動性改善明確,中港股市將會有一個更好的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