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通膨只是排碳大戶想少繳碳費的藉口
▲ 碳費子法及費率制定已步入最終拍板階段的深水區。(圖/總統府提供)
● 湯琳翔/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近日碳費子法及費率制定已步入最終拍板階段的深水區,經濟部、產業、部分政治人物、以及爲產業利益喉舌的顧問及評論家,也正緊鑼密鼓地試圖帶風向影響輿論,儘可能地希望壓低碳費,爲企業逃避減碳成本與淨零轉型的壓力。先有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主張臺灣的碳費若高於日本的碳價每公噸2美元(臺幣約64元),將會傷害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又有立法委員指出碳費將造成綠色通膨。這些左一句全民承擔通膨,右一句中小企業恐受其害的說法,其實都是模糊焦點混淆視聽的說法,他們真正的目的還是爲了掩護排碳大戶的企業壓低排碳成本,逃避淨零轉型責任。
▲ 立委李彥秀表示,臺灣進入「碳有價」時代是正確方向,但政府在「降低企業衝擊」、「引導企業改善碳排放」和「避免綠色通膨」方面仍有不足。(圖/記者屠惠剛攝)
排碳有價 企業纔會減碳降成本
碳費是去年《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後,規劃進度最快的碳定價制度,碳定價的目的是要將組織與企業過往在營運中無須計入成本的溫室氣體排放行爲,予以價格化及內部化,讓「排碳有價」,並且把排碳的成本清楚地列在公司財報上,企業纔有動力減碳降低營運成本,更是金融投資機構判斷企業是否能在氣候變遷的大背景下,保持永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同時爲了鼓勵企業提早投入減碳,碳價應該隨時間提高,起徵價格也不宜過低,過低的起徵價格和低於預期的碳價成長趨勢,都會讓企業能繼續懷着僥倖的心態停留在保守的減碳作爲,不願意提前規劃長期強效的減碳轉型投資與變革。
▲ 把排碳的成本清楚地列在公司財報上,企業纔有動力減碳降低營運成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別讓碳費變成污染越多折扣越多
日前召開的第五次碳費審議委員會達成結論,一般費率起徵價格爲每公噸300元到500元,並應逐步調高至2030年達到每公噸1,200到1,800元,而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劃後纔可適用的優惠費率則留待後續會議決定。從減碳誘因的角度來看,一般費率的底價被壓低至300元,其實已大幅壓低優惠費率,以至於環境部長彭啓明竟然可以公開喊出優惠費率可能爲每公噸100元,然而輿論上談的每公噸幾百元都不是真正的底價,那只是產業方混淆視聽的價格。因爲如果是高碳泄漏風險產業,如鋼鐵、石化、水泥等,還可以根據優惠費率再打2折,一公噸的排碳成本竟然可能會低至20元,這個價格甚至比起日本已經過於低廉的碳價每公噸2美元(臺幣約64元)還要低上三分之一,而鋼鐵、石化、水泥這些高碳泄漏風險產業恰恰也正是排碳量最高的產業,幾乎年年在臺灣20大排碳大戶上霸榜,如果還讓這些排碳大戶的碳費價格低廉到打折後剩20元,難道臺灣碳定價的價格訊號是想傳達「污染越多、折扣越多」嗎?
▲ 鋼鐵、石化、水泥這些高碳泄漏風險,正是排碳量最高的產業。(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中小企業非碳費徵收對象 甚至期望上游轉型
那些用來掩護排碳大戶的說法其實大多禁不起檢視,以目前碳費規劃初期徵收對象爲年排碳量在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推估約有281家公司、500廠,徵收對象並非所謂中小企業,所謂百萬家中小企業競爭力受損之說顯然毫無根據。甚至某些中小企業還更期盼上游排碳大戶儘早進行淨零轉型,否則會連帶影響到下游競爭力,例如鋼鐵業的下游螺絲螺帽等扣件業,有三成銷往歐盟,面對未來歐盟將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它們已被告知將列入CBAM列管範圍,這上千家扣件業者可能更期待上游鋼鐵業能夠儘早供應低碳鋼材料,才能讓這些業者保持在歐盟市場競爭力,但是太低的碳費只會讓上游鋼鐵業者不願邁向淨零轉型,反而纔是損及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 目前碳費規劃初期徵收對象爲年排碳量在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圖/路透)
碳費並未造成綠色通膨 企業漲價永遠不缺理由
至於所謂綠色通膨更是缺乏根據,環境部已在七月召開的第四次碳費審議委員會上提出,根據模擬每噸100元至1000元的費率對CPI的影響,假設收費對象能將碳費成本完全轉嫁的極端情形下,且沒有高碳泄漏風險配套,CPI年增幅僅約0.027至0.27個百分點,若加計高碳泄漏風險打2折,對CPI的年增幅更只有0.012至0.12個百分點,影響輕微。然而部分政治人物和產業方仍是一遍又一遍地在缺乏根據的情形下高喊着綠色通膨,試圖達到三人成虎的效果。說穿了,其實它們在意的並不是通膨,只是用來掩護讓排碳大戶少繳碳費的說法,就如同永遠不缺題材來正當化房價飆漲一樣,即使沒有綠色通膨,缺工缺料地價貴,每一個都是漲房價的好說法。
▲ 環境部7月5日公佈6參考碳費費率,估每年影響GDP最多942億。(圖/環境部提供)
碳費是驅使排碳大戶轉型的重要誘因
碳費最主要的管制對象就是排碳大戶,特別是鋼鐵、石化、水泥等產業,這些產業的特徵是排碳量大,且由於原料與製程的因素,難以僅依靠使用再生能源即可減低碳排放量,這些所謂難減碳部門(hard to abate sectors)產業全世界都面臨相同的困境,但國際大廠已經開始早早投資佈局下一階段的淨零轉型,驅動它們轉型的動力,除了國際供應鏈淨零壓力,就是合理的碳定價工具內化碳成本。隨着碳費即將進入最終的優惠費率審議階段,滿街都是產業方各種有如菜市場殺價的喊話和嚇唬臺灣社會的言論,臺灣社會終究該思考,讓碳排大戶的碳費起徵價打完折能夠低到20元以下,這麼便宜的碳價真的能驅動難減碳產業啓動淨零轉型嗎?又能夠收到足夠的碳費基金以投資各項低碳排與負排放技術來推動淨零轉型嗎?維持碳費打完折後300元,別再讓碳費打到骨折,企業排碳無責了。
▲ 臺灣社會終究該思考,向碳排大戶徵收這麼便宜的碳價,真的能驅動難減碳產業啓動淨零轉型嗎? (示意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