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型 沒白吃的午餐
(圖/freepik)
「綠色通膨」(greenflation)於2022出現在美國《大西洋月刊》標題後、開始引起廣泛討論;意指氣候變遷的成本與代價,後擴充解釋爲因應氣候變遷成本的增加,更普遍的說法是能源(綠色)轉型或去碳化的代價。
進入綠色經濟,更多綠色技術、使得原料及能源價格上漲。依世界能源總署規畫至2050之淨零路徑,再生能源將由現有約10%提升至60%,增加的能源主要爲太陽能、風力、電池,此類能源所需鐵、銅、矽、銀、鋅、鋁、鋰等,世界銀行預估未來數十年需求將增加30億噸,因集中於少數國家如中國、剛果共和國、然無法在短中期供應,價格震盪不難預期,事實顯示鋁價格由2021至2022已翻倍。因此,決策者可重新審視核能角色,以舒緩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波動,減緩綠色轉型代價。
又政府以碳訂價政策賦予碳排放外顯價格,或透過管制使化石原料開採更困難,或嚴格限制鋁冶煉投資、提升化石燃料生產隱藏成本。以碳訂價政策相對成熟的歐盟排放交易每噸40美元及加拿大碳稅每噸15-27美元,實證顯示,短期1年對物價影響爲0.42%,長期超過5年影響爲負,表示在適當碳訂價政策設計下,綠色通膨來自溫室氣體管制政策影響極其有限。此外,要達淨零、預計至2030年全球能源資本投資將加倍,然目前尚有一半淨零技術未商業化,此亦是綠色通膨原因之一。
不論何種原因造成之綠色通膨,一般認爲將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社會關係緊繃。然面對綠色通膨、政府要控制物價常會面臨兩難,如控制物價上升,失業率則提升,如何在偏好效率的自由主義與傾向公平的社會主義間取捨?又任何國家擬定削減綠色通膨的方向、幅度、期程與影響,全球化下經常相互聯動;如歐洲各國已投注相當資金支援電動車銷售、製造、鋰電池生產及上游加工供應鏈,美國《2022年通膨削減法案》通過後,成爲歐洲企業轉向的推力。
各國對全球化抵制之關稅就是物價上漲成因之一,無須過度誇大綠色通膨。如「淨零碳排等同適度通貨膨脹」,對社會整體而言,表示綠色轉型沒有白吃的午餐。
自從「綠色通膨」這個詞出現在美國《大西洋月刊》,引起大衆對於氣候變遷的成本與代價的討論,臺灣產官學界也愈來愈重視。對企業而言,環境社會與經營管理緊密結合的ESG價值逐漸提升之際,企業價值將超越傳統經濟價值。(作者爲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