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希鵬/隨經濟重新定義電商 隨時隨地購物時代來臨
▲臺灣人用手機購物佔比高於香港、日本,成長亞太區第一(圖/業者提供)
我計劃在這個專欄中,分享我對「隨經濟」(Ubiquinomics,又稱「隨處經濟」,指智慧科技的發展,消費者隨處都可以購物下的商業與社會活動觀察。)《E.T.外星人》(the Extra-Terrestrial)是1982年的美國科幻電影,其外型似乎預言了人類的進化途徑:頭愈來愈大,四肢愈來愈小,食指卻愈來愈長。爲什麼?因爲滑手機滑的呀!
人類的演化也造成了電子商務與企業策略思維的演化:第一代電子商務講求「客製化」,第二代電子商務強調「個人化」,第三代電子商務則重視「智能化」。由於不論如何演變,都是爲了節省時間,所以「時間」就成了「隨經濟」的理論基礎。
「隨經濟」是我創造的名詞。我發現,傳統經濟的有限資源是「原子」(atom),資源有限,慾望無窮,經營的重點在生產成本。數位經濟的「位元」(bit),資源取之不盡,經營重點除了生產成本之外,還加上了交易成本。
「隨經濟」時代,由於「隨科技」的無所不在,「時間(time)」將成爲新經濟中的有限資源,因爲購物與閱讀要花時間,但是每一個人一天就只有24小時,所有的商品與服務,都在競爭這24小時。因此,任何節省時間的想法,都是提高隨經濟時代附加價值的做法。
「隨經濟」的另一個特點是,只有生命,才能繁衍生命。過去工業時代的策略是一種「它組織」(機械論),認爲凡事經過計劃、執行、考覈,系統就會走向所規畫的方向。而隨經濟時代的策略,則是彼此連接的「自組織」(複雜論),認爲商業模式是長出來的,策略的重點在於互動與規則。
▲臺灣科技大學教授盧希鵬認爲,電子商務將朝「隨經濟」方向發展。(圖/記者林信男攝)
「隨經濟」不僅改變你我的生活,也翻轉了企業的經營策略。企業必須拋開舊思維,重視商業生態成員彼此之間的影響力,考慮整體利益,重新構思以下7種新思維:
1.商業模式思維:商業模式是敘述公司賺錢的故事,要把這個故事說得讓人心癢難搔,是獲得投資者青睞的關鍵。
企業的商業經營模式牽涉甚廣,包括價值模式(品質、服務、體驗、轉變)、市場模式(定位模式、通路模式、客戶關係模式)、營運模式(流程模式、競爭力模式、企業生態模式)、獲利模式(成本模式、價格模式、獲利模式)等。
2.競爭思維:企業間的競爭就像生物界的生存遊戲,弱肉強食(能力)、適者生存(方向)、協同演化(生態)等,都是企業的獲勝策略。不過,無論何種策略,其實都是「比較」而來的,只要選對參考點,企業就能一戰成名,輕鬆擊倒對手。
3.創新思維:「毀滅經濟」假設,昨日的核心能力可能是明日轉型僵化的原因,企業必須先自廢武功,才能再創顛峰。創新如同組合樂高積木,開展連結經濟下的開放式創新。
4.生態思維:當企業的策略觀從「相互競爭」轉變成「彼此照顧、共贏共生」,這便是一個生態系統。企業將藉由傾聽、互動和學習,與生態組織成員建立合作模式,集體智慧和合作協同將是下一波策略的主流。
5.客戶思維:客戶體驗設計近幾年相當流行,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知道」、「喜歡」兩階段,重點是要建立起毫不費力的「習慣性忠誠」。只有忠誠,才能夠降低客戶的交易成本(指消費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等成本)。如何創造客戶的期待,讓顧客從喜好性忠誠,成爲習慣性忠誠,是企業最關心的事。
6.組織思維:伴隨手機成長的新世代,在規畫上或許顯得較鬆散,在策略執行上卻勇於改變。「有機」(有手機)的組織策略彈性協調空間更高,明顯不同於過去依靠指令存在的機械式組織策略。
7.隨經濟思維:「隨經濟」讓電子商務不再只是商務,更是一種以「人」爲核心的智慧生活,造就更個人化的服務、更便利、效率更高的生活。在「隨經濟」的6項特徵──隨時、隨地、隨緣、隨處、隨支付、隨通路的驅動下,未來的電子商務將能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隨經濟」有一箇中心思想,就是策略是活的,也是連接的。你的員工、客戶、競爭者、互補者都是活的,與其控制他們,不如與他們互動。未來的企業競爭,是一種自組織的競爭,是一種生態間的競爭。我們都在學習。
好文推薦
●盧希鵬,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臺灣電子商務專家、資訊管理學者。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