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七門堰」西漢運作迄今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大陸再添4處累計34處。(新華社)

新華社4日報導,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江蘇洪澤古灌區、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4日成功入選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34處。

大陸水利部透露,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是在印度維薩卡派特南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4屆執行理事會公佈。

中國國家灌排委員會主席、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說,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佈最廣泛、灌溉效益最凸出的國家。

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位於安徽省舒城縣境內,最早創建於西漢,利用溼地形態,「串蕩成渠,連塘爲蓄」,兩千多年來發揮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農田達20萬畝。

洪澤古灌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境內,爲蓄水型灌區,由蓄水、取水、輸水和排水工程組成。自東漢開始,古人引水灌溉耕作,歷代建設水利設施,灌區延續至今。目前,灌區控制灌溉面積48.13萬畝。

霍泉灌溉工程位於山西省洪洞縣,自唐貞觀年間開始便有明確記載,至今仍發揮着灌溉、供水、生態、旅遊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總面積爲10.1萬畝。

白霓古堰位於湖北省崇陽縣境內,包括石?堰和遠陂堰兩座古堰。文獻記載,古堰最早建於五代後唐時期,至今仍發揮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積約3.5萬畝。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治水智慧,爲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啓示。

據瞭解,與中國4項遺產同時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印尼、伊拉克、日本、泰國、土耳其等國的15個項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達15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