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故事】全國政協委員齊向東:發展AI,創新是動力,安全是底線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白雲怡 趙覺珵】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網絡安全挑戰也愈發嚴峻。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也是大國博弈的重要陣地,它讓人們的生產更高效、生活更便捷,也滋生了數據泄露、“深僞”詐騙、“飽和式”攻擊等安全威脅。在此背景下,他建議,人工智能的發展應同時注重安全保障,尤其當前大模型應用面臨多重安全風險,亟需構建完善的防護體系,推動“AI+安全”創新發展。

作爲全國政協科學技術界的一名委員,齊向東的2024年是忙碌而充實的。這名全國政協委員在採訪中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網絡安全是他的專業領域。過去一年,他多次深入一線,觀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給人民生活、社會運行、國家安全帶來的潛在安全隱患,併爲此尋找解決的辦法。

他舉例稱,比如在剛過去不久的春節,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傳來喜訊。國產大模型DeepSeek憑藉高性價比、開源及先進推理能力等優勢火爆全球。但很快,DeepSeek就遭到了大規模網絡攻擊。“除夕當天,奇安信獨家發佈報告,針對DeepSeek攻擊事件做出預警,大年初一,攻擊烈度果然激增,作爲職業打手的殭屍網絡開始下場,DeepSeek服務器遭到重擊。”他介紹稱,“2月初,我們通過持續跟蹤監測發現,針對DeepSeek的仿冒網站、釣魚網站數量已經超過2千個,並且在快速增加。此外,我們發現目前活躍的運行DeepSeek等大模型的服務器有九成沒有采取安全措施。”

“創新是第一動力,安全是底線要求。只有築牢安全防線、守住合規底線,創新纔有可能行穩致遠。”齊向東這樣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鋪開的背景下,有必要平衡好創新與安全。

這位互聯網安全領域專家認爲,目前,大多數政企機構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部署比較隨意,所伴生的網絡和數據安全風險超乎想象,這些風險主要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大模型自身的安全問題,包括開發風險、數據風險、應用風險和基礎環境風險;第二類是利用人工智能開展網絡攻擊的問題,比如深度僞造、認知戰、釣魚等;第三類是通過攻擊人工智能引發的“網絡攻擊大爆炸”,比如當人工智能嵌入基礎設施,一旦遭到攻擊可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引發社會服務中斷等。

面對上述風險,齊向東認爲,要實現“創新與安全的平衡”,一是關注安全防護體系的構建,特別是要建立適配大模型的縱深防禦體系,做好“內防內鬼,外防攻擊”,對數據安全、終端安全、API安全等方面給予全方位安全保障。

“二是擁抱先進的安全防護手段,用好‘AI+安全’創新成果,提高安全防護效率,有效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飽和式’攻擊等各類新威脅。”齊向東稱,“三是建立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一旦發現惡意行爲或潛在安全事件,第一時間進行處置,把威脅扼殺在搖籃裡。”

“我建議通過出臺大模型網絡數據安全強制合規要求等文件,對企業做好人工智能時代的安全防護工作給予清晰指引;鼓勵產業內定期開展網絡和數據安全‘體驗’,幫助企業進行安全能力的查漏補缺,實現安全能力的持續提升;設立專項基金促進‘AI+安全’創新成果落地,推動各領域頭部企業與專業的網絡安全企業開展聯合創新,提升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金融等新興場景的安全防護效能。”這名全國政協委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和其他領域的中國企業一樣,近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科技企業也在致力於“出海”。不過,比起傳統的製造業,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常常不得不面對更多地緣政治的博弈和其他國家對安全的顧慮。

對此,齊向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常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價值挑戰”,二是“底線挑戰”。他解釋稱,“價值挑戰”是指持續創造商業價值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命題。在全球化格局深度重構、國際經貿秩序加速演變的新形勢下,中國企業出海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克服跨文化的價值認同,跟緊國家戰略,定位潛在市場和用戶,通過爲用戶創造價值,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平衡。企業盈利,在國際市場佔據更大份額,國家纔會在參與標準制定的過程中更有話語權。

而在“底線挑戰”方面,他則以自己所在的網絡安全領域舉例稱,網絡和數據安全是企業創造價值的底線要求。當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突飛猛進,世界各國對網絡和數據安全的監管日趨嚴格。同時,新技術的迭代也讓黑客攻擊手法不斷更新,出海企業的信息系統、業務系統、基礎設施等面臨的安全威脅更加嚴峻,守不住安全底線,就會葬送企業出海的“生命線”。

齊向東介紹稱,過去五年,他所在的企業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國家級安全防禦,拿下多個高額訂單。總的來看,這些項目進展非常順利,爲北非、亞太、拉美、海灣地區等地打造多個標杆性國家級安全設施建設項目,也維護了這些國家的安全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他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有實力的中企“抱團出海”,在國際市場上一起打響“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