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立陶宛就臺灣問題挑釁 直接影響中立兩國關係政治基礎

大陸國際問題專家:立陶宛就臺灣問題挑釁,直接影響中立兩國關係政治基礎。(達志影像)

中國外交官網站今天(8月10日)消息,近一段時間,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覆交涉、曉以利害,宣佈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此舉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

澎湃新聞引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分析稱,立陶宛在退出中國中東歐「17+1」合作後,在雙邊關係上有不少動作,尤其是在臺灣問題上不斷挑釁,已經直接影響到兩國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

召回中國駐外大使在中國對外關係史上並不多見,上一次還要追溯到1995年,當時因美國政府允許李登輝「訪美」,中方召回了時任駐美大使李道豫。

崔洪建解釋,在對外關係中召回大使,客觀上會對兩國間的正常交往造成影響,立陶宛在中國核心利益上挑釁中國,才使得中國做出如此選擇。不過到目前爲止,召回大使仍然表明雙方還是希望將問題限制在一個可以管控的程度,控制在外交領域而不向其他領域擴散,接下來就要看立陶宛方面是否會繼續一意孤行,這要取決於立方是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今年5月,立陶宛外長宣佈退出中國-中東歐「17+1」合作機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24日迴應,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符合各方共同利益,機制成立9年來,成果豐碩,不會因個別事件受到影響。相信在機制成員國共同努力下,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必將爲有關國家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澎湃報導稱,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立陶宛國內少數政客開始在臺灣問題上不斷挑戰中國核心利益。7月20日,立陶宛和臺灣當局宣佈「互設代表處」。8月7日,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曼塔斯·阿多梅納斯(Mantas Adomnas)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立陶宛將在國際義務範圍內,運用一切方法幫助臺灣,希望他國能看到立陶宛的例子,支持臺灣不用害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20日曾正告立陶宛方面,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反對建交國同臺灣互設所謂「代表處」。中方敦促立方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恪守建交承諾。

中國駐立陶宛大使申知非8月7日也在立主流媒體《共和國報》發表題爲〈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共識〉的署名文章。申知非指出,令人遺憾的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立陶宛政府屢次在臺灣問題上公然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國際關係準則,通過互設「代表機構」給予「臺獨」勢力實質性支持,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干擾了中國統一進程。

申知非表示,立陶宛政府尋求拓展亞洲市場的願望可以理解,但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經貿、文化交流之名進行政治操弄,與臺灣發展任何官方關係。

2021年1至4月,中國大陸與立陶宛雙邊貿易額爲80457萬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13920.7萬美元,同比增長21%。與此同時,立陶宛同期與臺灣的雙邊貿易額爲4590.5萬美元。「是否以立陶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爲代價,違背一箇中國原則,刻意破壞中立之間正常的國家關係,需要立陶宛政府和人民做出明智的選擇」,申知非在撰文中強調。

對於此事是否會影響整體中歐關係,崔洪建分析,立陶宛是歐盟國家,歐盟方面又一貫強調所謂外交一致性,不過歐盟方面在此事上可能會出現分化。一方面部分國家可能會對立陶宛表達某種支持,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則不會認同在涉臺問題上採用立陶宛的方式,因此短期內歐盟不會就此事形成一個統一立場。

崔洪建表示,「如果立陶宛繼續挑戰中國核心利益,歐盟會面臨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一方面會暴露出歐盟內部處理對華關係時的差異性,同時歐盟又會想盡力體現出它們的一致性,二者如何平衡會是擺在歐盟面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