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見|文物被曝“長毛”,“黴事噠”不能“沒事噠”
近日,有博主參觀巢湖市博物館時發現,展出的4件象牙製品中,其中3件居然發黴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全身佈滿鮮活黴斑,且黴菌還在發展中。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對三件象牙藏品進行了清理,並對博主提出的一些錯別字、管理不善等問題進行整改、完善。
巢湖博物館迴應已經處理,並對博主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但輿論似乎並不買賬。數件藏品出現明顯“長毛”,更兼有錯別字等問題,要靠遊客提醒、館方纔“後知後覺”,這恐怕不只是博物館文保系統不達標,更是暴露了館方管理上的鬆散,在藏品保存上不上心。試想,就算館方對藏品養護存在紕漏,對館內溫度、溼度等調節不到位,如果有最基本的巡館制度,黴菌也不至於發展到讓人幾乎難以看清文物質地的地步。
展品“長毛”並不是個例。此前,陝西乾陵博物館人形陶俑因長滿金色小絨毛變身“金絲猴”。很多藏品對館內溫度、溼度、通風性等有較高要求,一遇溼度過大、通風不良等情況,文物就可能鹽析、長毛或發黴,出現物理或化學性質的改變、劣化。這對文博類場館的展陳條件和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近些年來,隨着“文博熱”而升溫的是,各地通過系列展陳活動,以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創新手段,大大強化了文物的保護性利用。但這一切的基礎在於保護,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明資源,其歷史樣貌往往較爲脆弱,一旦後期管理不力很可能造成不可逆傷害。博物館作爲藏品保護單位,應當承擔保護藏品的應負之責。否則,博物館都不珍惜,如何教育公衆愛護、尊重文物?
除了藏品“長毛”這一硬傷,眼尖的網友還發現該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在一些展品面前“惜字如金”,只標註了諸如“西漢漆罐”“玉朱雀踏虎銜環卮”等名稱,沒有年代、發掘地等基本信息。這當然算不上錯誤,卻沒有站在參觀者角度考慮。簡潔的文字,利於觀衆瞭解文物背後故事和展陳思路,增進我們對文物的探索欲和興趣。普通人站在這些青銅陶瓷展品面前,如果僅有文物名稱而無身份信息,難以便捷瞭解這些文物的“身世”,展出的意義也將大打折扣。
讓人欣慰的是,博主的吐槽引發網友關於文物管理的探討,這也側面說明公衆對文物保護的關切度越來越高。對博物館尤其是中小博物館來說,妥善對藏品進行保護性展陳,既是自身應肩負的職責使命,也是回饋網友期待、不辜負公衆文博熱情的有爲之舉。
(韓宗峰)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