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風光訪華 中國爲何獨冷落歐盟主席馮德萊恩?

與馬克宏(左)訪華同行的還有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右),但中國媒體上有關馮德萊恩的報導只有她的家人全部都是美國籍的錯誤訊息。(圖/美聯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訪華受到中國的熱烈歡迎,不只完成了大筆民航機交易,還接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熱情款待,並在中山大學發表演講,並與大學生密切地互動,一時讓外界忘了與馬克宏同行的還有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中共不只在訪問活動上刻意冷落馮德萊恩,陸媒對她的報導也只着重在她的丈夫與7名子女都加入美國籍,有些做法則幾乎已到了羞辱的程度,是中共有史以來對元首級訪客最差的待遇。

馬克宏這次訪問中國的行程在國內遭受到不小的壓力,除了地緣政治與人權問題外,還加上中共對俄烏戰爭態度的爭議。但是馬克宏堅持前往,除了地緣政治上不完全接受美國的做法之外,還有空中巴士大筆客機交易的利益,也試圖藉此挽回因強硬推行退休金政策而嚴重受損的聲望。而爲避免被批評爲向中共「叩頭」,馬克宏刻意找馮德萊恩同行,不料馮德萊恩遭到刻意冷落,對照馬克宏對中國卑躬屈膝的表現,可能會爲他返國後招來不少政治上的批評。

馬克宏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多次提及俄烏戰爭,但得到的是一套模棱兩可的外交辭令,他在中山大學與學生們親近地互動,對學生演講時鼓勵他們「要有批判精神,使自己成爲自由、理性的人」,相關的言論則未出現在中國的媒體上。倒是與習近平的會面、談話、享用茶點與欣賞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畫面中,馬克宏畢恭畢敬的身體姿態反覆地在媒體上播出。

但是,與馬克宏在中國受到款待相比,這次應馬克宏力邀同行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明顯受到了冷落。陸媒大力讚揚馬克宏來訪,極少提到馮德萊恩。馬克宏訪華前,中共官媒指稱這是「應習近平邀請」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至於馮德萊恩,只有外交部發言人答覆媒體時提到她將飛抵中國,沒有提到「邀請、訪問、會談」等字眼。在接待上,馬克宏乘坐專機抵達北京並受到國賓之禮隆重歡迎,馮德萊恩則乘坐民航班機到北京,而且在機場使用一般乘客通道出關。她在離開中國時,也是同樣待遇,沒有外交禮遇,只走一般乘客通道。

外媒還指出,在微博等大陸社交平臺上,官媒發佈有關馮德萊恩的新聞時,有大量的網民還在評論區嘲諷馮德萊恩是「美國的傀儡」,因爲她的丈夫以及子女早已加入美國籍。不過,經《德國之聲》查證,馮德萊恩的7名子女中,只有2名加入了美國籍,其餘5名以及丈夫仍然是德國籍。她本人也曾經在2019年從德國國防部長轉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前對媒體確認過這一點。

馮德萊恩在中國遭到的冷遇顯然與她一向對中國的言論有關。歐媒指出,她在3月底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歐洲不應當和和中國脫鉤,但是應該「儘可能地遠離中國風險」。她還說,中國已經改變,「在國內更具壓迫性,在國外更加自信」,而且中國的目標就是「以中國爲中心,推動國際秩序的系統性改變」。

不過中國還是安排了馮德萊恩與習近平進行一場會談後,馮德萊恩主要提出要求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武器,不要單方面用武力或者威脅使用武力來改變臺海現狀,還提到對新疆人權狀況的擔憂與歐中貿易失衡的問題。令人意外的是,她還自行對外表示,「中國領導人願在條件和時機成熟時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與中共官方一向模梭兩可、不着邊際的外交辭令大相逕庭。

數名不願具名的歐盟駐華外交官表示,馬克宏與馮德萊恩在北京的不同待遇,並不單純是分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結果,而顯然是北京正在發動魅力攻勢,試圖離間歐美之間的關係。馮德萊恩與馬克宏訪華之行可能也有不同任務,馬克宏在追求法國的利益,而馮德萊恩則是要制訂歐盟對華的共同戰略。如果北京不希望歐盟與中國脫鉤,但布魯塞爾與柏林卻不斷傳出「不脫鉤、要脫險」的論調,顯然也不是北京想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