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出國 臺大醫:務必備妥個人專屬健康包

新冠疫情趨緩後,出國旅遊的需求也日益強烈。(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自2020年起,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始終籠罩在新冠病毒的陰影底下,大家都儘量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出國旅遊更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所幸,經過這兩年全民合作,我們第3劑疫苗涵蓋率已經高達 73.99%。雖然接種者仍然可能感染COVID病毒,但重症率會大幅降低。截至2022年12月23日統計顯示,臺灣的COVID致死率爲0.2%,和日本、澳洲相同,低於美國1.1%、英國0.9%、德國0.4%與中國0.4%,略高於南韓、紐西蘭與新加坡的0.1%。

因爲大家的努力,民衆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出國旅遊的需求也日益強烈。旅行的意義在於體驗人生,不同於平時的規律生活,出門在外總會有意外的驚喜,異國美食更是出國必不可少的行程。身爲慢性病患者,如何在大快朵頤之餘也兼顧健康?

●出發前

請醫師評估身體狀況

如果您是慢性病患者,在安排出國計劃時,除了開心規畫行程之外,應該在出發前4~6周與門診醫師討論,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旅行,以及出國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如果要去不同時區的地方旅行,如何調整胰島素劑量?並請醫師開立相關醫療證明,說明您目前患有的慢性疾病,以及需要特定醫療用品(如血糖機、胰島素筆針)的原因。最好能夠再到旅遊醫學門診尋求進一步建議,包括是否有疫苗注射需求(如黃熱病、A型肝炎……),開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簡稱黃皮書),並考慮自費購買出國期間可能用到的常見症狀緩解藥物(如止咳、腹瀉、退燒……)。

準備個人專屬的旅行健康包

無論目的地爲何,出國的旅客都應事先準備旅行健康包。旅行健康包能管理好原本的慢性病,並治療可能的惡化情況、預防與旅行有關的疾病和傷害,以及及時處理輕微的健康問題。因此,旅行健康包中應包含:藥物、疾病相關用品、基本緊急處理物品、預防疾病或傷害的用品及相關證明文件,詳細說明如下:

1. 藥物

慢性病患者應攜帶足夠量的藥物出國,記得攜帶預期天數兩倍量的藥物,以防因爲疫情被迫在當地停留比計劃更久的時間。如果預計出國時間超過一個月,可以攜帶機票正本、購票憑證(需蓋有統一發票章),至健保藥局一次請領兩個月的藥物(最多可請3個月)。如果到了機場才發現藥物忘了帶,也可以至機場的24小時醫療中心,立即請醫師診斷並開立藥品。

藥物需分由兩人隨身攜帶,不可託運。所有藥物和用品都應裝在隨身行李中,而不是放在托運行李。這不僅是爲了防止行李錯放造成損失,也是因爲存放在貨艙中,藥物可能會受到極端溫度影響產生變化。

胰島素開封后可於陰涼室溫下(4~30°C)存放一個月,如果您要到炎熱的地方旅行,高溫可能損壞胰島素使其失效。受損的胰島素可能變成褐色、渾濁,千萬不能再使用。 攜帶胰島素旅行時,最好將其存放於冷藏袋中保持涼爽。要前往極端溫度處旅遊者,可先至各大醫院的糖尿病衛教室諮詢。

雖然不少患者習慣將藥物分裝到藥盒中,但建議出國時藥物最好放在原廠包裝中,因爲入境國家的海關官員可能會要求覈對藥物。另外,建議攜帶處方箋及藥品使用清單,內容包括:藥品學名、劑量、使用頻次以及自身藥物過敏史,最好能再翻譯成目的地當地語言,以備旅遊期間藥品不足或臨時需要就醫時,能夠作爲參考。

已知有嚴重過敏原的旅客,應隨身攜帶可注射的腎上腺素和抗組織胺藥,此外也可考慮攜帶短期口服類固醇藥物(需要醫師處方),作爲嚴重過敏反應的額外治療。除了慢性病用藥之外,視目的地,可能還會需要攜帶預防瘧疾、預防高山症等藥物。以上藥物都可至全臺旅遊醫學門診取得。 此外,由於出國就醫不便,出國旅客也可以攜帶一些常用的非處方藥來應對暈車、輕微發燒、感冒、腸胃不適等狀況。

2. 準備疾病相關用品

近視患者考慮多帶一副眼鏡,以防鏡片意外損壞。隱形眼鏡也可多帶幾副,以備不時之需。糖尿病相關用品(如血糖機、試紙、針頭或胰島素筆針)應放入旅行健康包,最好攜帶兩組,以防在國外遺失或故障。頻繁的血糖監測對於飛行期間的安全至關重要。即使是不經常在家檢測的人,在旅行時也應該至少每 4~6 小時檢測一次。

糖尿病人應隨身攜帶小點心,以緩解突發性低血糖症狀或避免長時間未進食。單一碳水化合物(simple carbohydrate),如葡萄糖片、糖果,能快速提升血糖緩解低血糖症狀。另外,也要攜帶一些複合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如混合堅果、谷麥、起士餅乾等來當零食,以免長時間未進食(如太晚吃正餐或少吃一餐)。

3. 相關證明文件

出發前旅行者應攜帶以下文件,包括:

① 一份中英文診斷書:包含已有病症或過敏。

② 所有藥物、眼鏡/隱形眼鏡和其他醫療用品的處方副本(包括通用名稱,最好翻譯成目的地的當地語言)

③ 外出隨身攜帶可辨識之糖尿病中英文識別卡、糖尿病護照或刻有「糖尿病」字樣的項鍊或手鍊,萬一有緊急狀況發生,旁人可以立即救助。

④ 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International Certificate of Vaccination or Prophylaxis,ICVP),簡稱黃皮書(可攜帶健保卡、護照、COVID疫苗接種黃卡至全國旅遊醫學門診開立)

⑤ 健康保險及旅行相關保險信息(攜帶保險公司的聯繫信息和理賠表副本)

⑥ 緊急聯絡卡(應隨身攜帶,包括以下人員的地址、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

-留在臺灣的家人或緊急聯絡人

- 原本的家庭責任醫師

- 目的地的住宿地點

- 目的地的醫院或診所(包括緊急服務)

- 臺灣駐當地的大使館或辦事處

旅行健康包要隨身攜帶才能發揮最大效果,所有藥物和醫療設備如能出示相關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證明文件,就能順利通過機場安檢。

●飛行中

飛行期間要注意什麼?

在您搭乘飛機前往目的地時,除了注意用餐時間外,均應全程配戴口罩,並不可自行更換座位,減少交叉感染外,以下事項也要特別留意:

1. 血糖控制

許多航空公司的飛機餐都可以進行客製化(素食、糖尿病餐、低卡路里……),建議事前可先聯絡航空公司進行安排。航空公司可提供大多數用餐時間的信息,以便您計劃使用胰島素。在長途飛行中,您可能需要在兩餐之間和睡前吃零食,以防止血糖水平過低,機組人員通常能夠提供水果、餅乾或麪包卷等零食。

飛行期間難免會遇到跨越時區,這意味着這一天可能比平時來得長一些或短一點。時差除了可能打亂睡眠規律之外,對於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人來說,還需要斤斤計較如何調整胰島素的注射時間及劑量。

一般來說,如果跨越的時區小於4小時,例如中國、日韓、東南亞等,胰島素的施打不必特地調整。但如果是長途飛行至歐美非等地,就需要稍微調整一下胰島素的給藥了。從西向東旅行時,白天會縮短,胰島素的用量需要減少,反過來說,從東向西旅行時,白天會變長,則需注射更多的胰島素。

建議與您的糖尿病醫生或護理師討論細節。在討論這個問題時,請確保您手頭有航班詳細信息,包括您的出發時間、飛行時長和當地時間。

2. 經濟艙症候羣

搭乘飛機時,人體長時間坐在狹窄的空間且缺乏活動,靜脈血液不易迴流,血液會變濃稠,造成靜脈血管內出現微小血栓。血栓一開始產生於大腿部位,然後漸漸擴大,一旦站起來,血栓可能會順着血流漂到肺部,導致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胸痛,嚴重時甚至可能猝死。 爲預防經濟艙症候羣,建議于飛行期間多喝水,飛機上可能提供酒精飲料,最好不要飲用,以免凝血功能異常。多活動下肢,最好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起身活動,在飛機走道上走走或去上個洗手間,促進血液循環以防止形成血栓。

●到達目的地之後

旅遊當地要注意什麼?

到了目的地,除了觀賞好山好水,體驗當地風土民情外,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旅途中如感身體不適,要儘早告知旅伴,不要勉強且須儘快處理;此外,在飲食和運動上建議您可以這樣做:

1. 飲食建議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出國期間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血糖的劇烈上升。原則上來說,應避免過量的澱粉類食物,食物的選擇以原型食物爲主,少吃過度加工或調味複雜的食物。水果、堅果、三明治、優格、雞肉或魚沙拉(不要加麪包塊)、雞蛋、用生菜包裹的漢堡……都是可供挑選的食物。

出國期間建議糖尿病患者比平時更頻繁的監控自己的血糖(每4~6小時測一次),並適時處理過高或過低的血糖值。原則上,出國期間的血糖值比平時稍高一點是可以接受的,因爲這段期間要維持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較爲困難,而短時間內的血糖小幅上升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的危害。

2. 運動建議

長途旅行期間應保持水分充足,穿寬鬆的衣服,並定期散步和做伸展運動。在炎熱的國家,要小心曬傷的風險,穿能遮蓋和保護皮膚的衣服(想想阿拉伯人穿的全身長袍……),並塗抹高倍防曬霜,尤其是手背和脖子等容易疏忽的地方。此外,爲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可配戴100%阻擋紫外線的太陽眼鏡(認明UV400標誌)。

出國期間可能比平時需要走更多的路,一雙好鞋顯得格外重要,攜帶兩雙平時常穿且方便走路的包鞋替換。糖尿病人不要忘了每天必做的足部護理,白天不要過度運動。避免曬傷,不要赤腳,即使在沙灘上也不行。洗澡時要檢查雙腳有無發紅、破皮、長繭或趾甲過長,洗後雙腳擦乾,並擦上乳液或凡士林。

如果您的旅程運動量比平時更高(馬拉松、登山、潛水、越野探險……),請在前後檢查您的血糖,並根據需要調整食物、活動和胰島素。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因爲它就在那裡」,好奇心是人類的基本特徵,勇於探索未知的世界,讓我們的老祖宗在十幾萬年前走出非洲,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生生不息。只要多一些行前的準備及旅途中的用心,慢性病患者一樣能夠享受旅遊的樂趣。出發前至少一個月,至各地旅遊醫學門診尋求協助可以讓旅行更加圓滿。旅行的意義因人而異,無論是想看遍各地美景或是嚐遍各地美食,希望在這後疫情時代,大家可以身體健康、平安地享受旅遊樂趣!

本文轉載自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