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等候的男人」 龍應臺訴說偏鄉辛酸故事

作家龍應臺(右)今天應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左)的邀請到北榮大師講堂以貓等候的男人-我看見的偏鄉爲題進行演講,院長致贈紀念品給龍應臺。記者邱德祥/攝影

臺北榮總5月大師講座,今邀請到龍應臺教授以「貓等候的男人-我看見的偏鄉」爲主題演講,龍應臺開始提到對北榮的第一印象,是多年前有一位老兵告訴她,因爲要回去大陸探親,要去榮總把身上的政治刺青消除,龍應臺認爲北榮在這個大時代擔負着特別的任務,其中必有許多大江大海的感人故事。

龍應臺說,當初決定回到屏東,是爲了陪伴93歲失智的母親,隨後確認自己能適應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毅然決定把母親及家中的貓、狗、雞等成員,一起帶到臺東都蘭的山腰上生活。

龍應臺用在原民部落裡生活的故事,從自家斷水事件理解大自然看天吃飯的挑戰;跟原民女性喝酒、聊天,知道原鄉男性爲了生活到海上當漁工或從事工地建築工,讓很多婦女成了寡婦。

龍應臺更跟着都蘭診所去巡迴醫療,帶出講座標題「貓等候的男人-我看見的偏鄉」,原來是一名男子因工安意外癱瘓被擡回部落獨居,無人照料只能仰賴居家醫療及送餐服務支持生命,男子唯一可以做的動作,就是用一隻不靈活的手吃飯,但飯菜卻常灑落在地,而屋內貓咪羣聚就等着分食他掉落桌下零碎食物的辛酸故事。

龍應臺藉故事分享關心原住民環境生命安全及平均餘命落差,期許臺北榮總同仁以對社會的熱情,必能爲我們的周遭有所貢獻。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在演講最後,表達北榮作爲國家級的醫學中心,在花東有三家分院,長時間守護這區域住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陳威明說,未來將考慮讓優秀的年輕醫師,訓練完後有機會選擇先到花東地區服務,體驗偏鄉對醫療的迫切需要,表現優異者則優先回任總院,以響應龍教授的偏鄉服務倡議。

龍應臺教授與北榮輔助治療犬Oba相見歡。記者沈能元/攝影

作家龍應臺今天應邀到北榮大師講堂以貓等候的男人-我看見的偏鄉爲題進行演講。記者邱德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