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以爲拜登跑趟歐洲能改變中國 結果什麼都沒變

(原標題:美高官:以爲拜登跑一趟歐洲就能改變中國結果…)

【文/觀察者劉程輝

當地時間6日,拜登政府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出席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活動時表示,中美兩國能夠和平共存,但這對當代及後代而言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挑戰”。他還透露,自己曾以爲拜登的歐洲之行能讓中國調整其“強硬”的外交政策,結果什麼都沒發生。

綜合路透社媒體消息,坎貝爾在當天的線上活動中針對中美關係、中澳關係及美國涉臺政策等問題發表了看法。他在談及中美關係時大肆炒作起中國“強硬”的外交政策,直呼中國的雄心“已經超越印太地區”。

7月6日參加“亞洲協會視頻討論的坎貝爾(視頻截圖)

坎貝爾稱,美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制定一種對華戰略:既要爲中國提供機會,又要在中國作出所謂“不利於維護和平與穩定”的行爲時作出迴應。坎貝爾稱,這可能導致一段“不穩定的時期,甚至可能偶爾加劇緊張局勢”。

“我是否認爲美國和中國可能和平共處?是的,我是這麼認爲的。”坎貝爾說,“但我也認爲,這將對我們當代及下一代人帶來無比巨大的挑戰。”

在坎貝爾眼裡,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中國如今的外交政策變得愈加“強硬”,中國同時應對多項國際糾紛的舉動是“一個重大轉變”。

“中國(從前)很少試圖同時面對一項以上的重大外交政策挑戰,但最近我們看到,中國同時對多個國家採取行動。”在說到這一話題時,坎貝爾又給中國貼上了“戰狼外交”的標籤,稱中國正同時對歐洲國家、美國、澳大利亞作出反應

上個月,高呼着“團結盟友”的美國總統拜登趕赴歐洲參與了多場峰會,一再試圖拉幫結派施壓中國,坎貝爾曾以爲中國會在壓力下改變自己的政策。

“我此前還認爲,拜登總統對歐洲的成功訪問,會讓中國調整自己的政策,比如減少一些行動。但現在看起來,這些情況完全不存在。”坎貝爾說。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拜登“亞洲沙皇”就涉華問題向澳大利亞發出警告

接着,坎貝爾提及了依然處於低谷期的中澳關係,爲澳大利亞“打氣”。

“我不確定他們(中國)現在是否重新調整了對澳大利亞外交戰略,但我從中看到了一種強硬的態度。”坎貝爾說,儘管澳大利亞和美國政府在一些問題上尚未達成完全一致,但在應對“印太地區”威脅和挑戰上的看法是相同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6日,坎貝爾曾主動就中澳關係對華施壓。他在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聲稱,除非中澳關係迴歸“更加正常的狀態”,否則美國並不打算實質性改善(美中)雙邊關係

在這次的活動中,他再次表明了相同的態度。“拜登總統、國務卿林肯、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等人都努力表明,美國不會把澳大利亞丟在戰場上,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彭博社:拜登的“亞洲沙皇”稱美國在亞洲的地位已經下滑

在渲染了一番中國的“強硬”後,他坦承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地位已經“下滑”。

“我們必須認識到,美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歷史上,我們在亞洲擁有強大的地位,但如今這一地位已經下滑。我們正面臨風險,需要進行全面大量的投資。”坎貝爾說,很大程度上,美國的亞洲政策是爲了打破中國對美國正在“急速衰落”的評估

“我們在上半場表現很糟糕,有人會認爲我們沒有用心,”坎貝爾把去年美國應對疫情的行動比作一場體育比賽,“你們會看到美國更積極地參與下半場,也就是今年下半年。”

今年1月,坎貝爾被提名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新設的“印太協調員”一職。外媒認爲,這意味着拜登政府把亞洲戰略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重要位置,坎貝爾因此被不少媒體稱作“亞洲沙皇”(Asia Czar)。

公開資料顯示,坎貝爾擁有豐富的亞洲事務工作經驗。在克林頓政府時期,坎貝爾曾在國防部任職,負責美國對中國、朝鮮緬甸等國家的政策。2009年到2013年,坎貝爾擔任負責東亞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並被廣泛認爲是“重返亞洲”戰略的關鍵設計者

在今年初亞洲協會舉辦的中美關係年會上,坎貝爾曾經表示,中美兩國若繼續沿着針鋒相對的道路走下去,將進入非常可怕的境地,會對雙方區域乃至全球造成巨大損害。他建議兩國後退一步,然後向對方邁進一步,都向對方發出建立可行關係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