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逾千人被蛇咬傷 2種毒蛇最常見!疾管署提醒「5要5不」

國內每年約有1000多人被蛇咬傷,以龜殼花和赤尾青竹絲最常見。(王家瑜攝)

5天清明連假到了,疾病管制署提醒,國內每年約有千餘人被蛇咬傷,以龜殼花和赤尾青竹絲最常見,由於4月起臺灣氣候逐漸溫暖潮溼,蛇類活動力增加,提醒民衆從事戶外活動時多加留意,如不慎被咬傷應牢記「五要五不」原則。

疾管署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科長鄭雅芬說明臺灣常見毒蛇:龜殼花外表是黃褐色帶有黑色斑塊,喜歡棲息在木柴堆和灌木叢,也會進入建築物尋找食物;赤尾鮐又稱赤尾青竹絲,頭部呈三角形、尾巴最末端是磚紅色,經常棲息在樹上、草叢堆或竹林。

鄭雅芬說明,飯匙倩俗稱眼鏡蛇,是一種容易緊張的蛇類,當遇到比自己大的生物靠近時,會直起上半身、擴張頸部,就像飯匙的形狀,有時候會侵入住宅去覓食;雨傘節的花紋是黑白鄉間,頭部是橢圓形的,牙齒非常細小,被咬到的傷口較不明顯,且就像螞蟻咬到的微小痛覺,民衆可能因此忽略就醫。

疾管署是國內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的機構,每年約生產3700多瓶,實際使用2800多瓶。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每年約有1000多位民衆遭毒蛇咬傷,就醫時會使用蛇毒血清治療,依個人情況每次使用1到6瓶不等。

疾病管制署提醒,如不慎被毒蛇咬傷,應牢記「五要五不」原則。(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防疫醫師趙珮娟提醒,被蛇類咬傷應牢記「五要五不」,無論什麼蛇咬傷都要視爲毒蛇咬傷處理;要記住毒蛇外觀,如果記不起來建議用手機拍下來;要儘速移除身上飾品;要用紗布或條狀物包紮起來,減緩毒液擴散;要保持冷靜到醫院就醫,並且切記不要用刀子割開傷口、不要用嘴巴吸出毒液、不要冰敷以免組織壞死 、不要喝酒或刺激性飲料以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誤就醫。